当前位置:主页 > 预防保健

皮肤颜色有变化小心是你身体在生病

时间:2015-12-05 15:28 来源:中国网
字号: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宋萍大夫说,肌肤的颜色和光泽能反映肌肤的营养情况,也能反映内在脏腑的健康状况,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警报。

警惕异常肤色隐藏疾病

暗黄色警报——脾胃不合积毒素

肌肤出现暗黄,发灰的颜色,在都市女性中较常见,暗黄色所预示的身体问题不能忽视。

颜色分析

肌肤的暗黄色是对你近段时间以来繁重压力及体内毒素淤积的直接反映。从中医角度来说,肌肤出现暗黄,发灰的颜色,也反映了体内脾胃不合。

宋萍介绍说,职业女性一旦忙起来,饮食就没有规律的时间和合理的营养,很容易造成脾胃不和,贫血等问题。尤其是在消化不良,血需的情况下,最基本的日常供给达不到,肌肤不能得到营养。如果再多愁善感,忧虑,则“思虑伤脾”,从而使肌肤也逐渐变的暗淡,发黄。

治疗方法

如果肌肤的暗黄色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那么就需要你先从内部下手,从调节脾胃开始了。

每天要尽可能的多喝水,清洁肠胃,在饮食上即使很难作到按时吃饭,但至少要保证饮食的质量。一定要减少吃油腻和甜食的次数和量,佛则很容易伤及脾胃。多吃青菜,水果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瘦肉,坚果和豆制品。

同时,对待外在肌肤也要多细心些。减少使用化妆品,尤其是厚厚粉底的次数,要特别注意彻底清洁肌肤和补水。由于暗黄的肌肤缺水很严重,所以洗脸,沐浴时都要用保湿,滋润的产品,还要多用蒸汽或毛巾敷脸。

另外,无论是饮食还是外用,都要尽可能的摄取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能够抑制色素沉着,排除肌肤组织中的毒素;而维生素e能抵御游离基侵害肌肤,使肌肤中的血液明亮干净;维生素A可以改变老化的肤质和黯沉肤色。

灰黑色警报——肾虚老化易长斑

肌肤的颜色越暗越深,反映的问题也就越严重。如果说,肌肤出现暗黄色只是中级警报的话,那么你仔细照镜子,发现最近肤色很不干净,灰突突地甚至发黑,脸还总有些深深浅浅的斑点,这时的肌肤问题已相当严峻。

颜色分析

灰黑色的肌肤在提示你,它正在渐渐丧失活力,日晒,污染,身体和心理压力产生的自由基,阻碍了肌肤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正在加速肌肤老化。

紫外线中的长坡UVA对肌肤的伤害非常大'特别是在春天。很多人不注意春天的防晒,甚至长时间直晒太阳。宋萍表示,肌肤老化,失去活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即使在室内工作的人,如果不注意防晒,UVA还是会透过玻璃折射近来,伤害肌肤。肌肤发灰黑色则是肾虚的反映。

治疗方法

女性来说,无论心情多糟,压力多大,熬到多晚,香烟和咖啡也是绝不可取的,它们对肌肤的伤害是潜移默化的。不妨养成和绿茶的习惯,尤其在这样的天气里,舒心提神,还能清肠排毒。排毒的同时,不妨自己煲一锅活血补肾汤,放入地黄,当归,枸杞,黑芝麻,桑葚等,一周喝3—4次,肌肤颜色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体内温补的同时还要强化肌肤屏障,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定要防晒。外出的时候,可以选择同时防UVA和UVB的防晒霜,如果是向阳的办公环境,在室内也抹一点防UVA的防晒霜。

如果肌肤已经出现了灰黑色,建议您不要再说用化妆品,洗脸和沐浴的时候尽量选择含有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的产品,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阻碍皮肤微血管循环的自由基,维持肌肤的活力。不过,倘若肌肤的灰黑色很深,甚至已经开始长斑,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能自己乱抹东西,一定要及时就医。

红色警报——热盛体质易过敏

按说脸色红润是好事,但是,有时肌肤颜色发红色却并不一定健康。如果气色好的让人尴尬,还伴随着灼热,发痒,红肿,可就是拉响了红色警报喽。

颜色分析

肌肤出现红色,应该说是肌肤颜色警报中最普遍的。肌肤发红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天生的,二是环境诱发的。

如果到了夏天,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有些人由于血液流速加快,皮肤散热,肌肤会出现潮红。宋萍表示,这种红色虽然并不健康,但是肌肤发红的人大都属于内热型的热盛体质,精力,体力充沛的年轻人最多见。

除了天生是热盛体质,肌肤发红最普遍的原因是肌肤在营养不足,自身抵抗力严重下降时,由外界环境诱发的过敏反映。

比如最近易失眠,经长熬夜;常吃油腻,辛辣的东西;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心情非常糟糕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伤害肌肤的健康。一些过敏体质的人,遇到花粉,柳絮,灰尘等,也都会造成过敏感性肌肤发红,脱皮,发痒。

治疗方法

少吃油腻,辛辣的东西,尤其是养肉等易发外的食物,尽量吃新鲜多汁的水果,可以适当的喝点花茶或绿茶,在即将到来的炎热天气里能起到清热的作用。

对于油性易过敏的肌肤来说,在保证睡眠,饮食清淡的同时,最好用补水的方式来疏导和安抚肌肤。在洗脸时要使用抑菌性的洗面露或沐浴液,比如用含有迪保肤成分的抑菌型浴液,对油性敏感肌肤的清洁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admin)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