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莫让电动自行车围楼堵路

时间:2025-08-13 10:18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电动自行车是许多人出行的重要选择。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增加、使用频率不断提升,乱停乱放成为困扰城市治理的难题。近日,北京就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条例在规范停放秩序、拓展停车资源等方面作出安排,是解决非机动车停放难题的有益探索。

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可以归纳为“围楼堵路”。在一些居民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占用楼道口、休闲用地,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挤占消防通道、进楼入户,具有较大安全隐患。在部分地铁站口和重要路段,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压占盲道、非机动车道,引发交通拥堵,给人们出行造成困扰。

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停放用地不足是重要原因。与电动自行车数量爆发式增长相比,停放用地的拓展速度却显滞后,许多电动自行车面临无处停放的窘境。解决停放乱象,应正视停放用地供需矛盾,想方设法增加供给。

一些地方从绿化用地、桥下空间、地下空间等城市的“边角料”空间入手,挖潜增设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为有效解决乱停乱放提供了启示。比如,北京市丰台区对某地铁站外的滨水绿地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本利用率较低的绿地改造为林下非机动车停车场,实现空间复合利用;苏州市吴中区利用路边闲置绿化或空地改造下沉式非机动车停车场,不但增加了停车位,还杜绝了非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绿化带等乱象。每个城市面临的情况不同,可结合实际互相学习借鉴,找到解决乱停乱放的可行办法。

破解电动自行车停放乱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一方面,要讲究“疏”的策略,拓展停放空间,解决电动自行车主急迫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用好“堵”的方法,禁绝违规停放,规范交通秩序。目前,多地通过劝导教育、规范引导和拖移清理等综合施治,取得良好效果。当然,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将巡查治理常态化,久久为功,才能持续保障出行环境安全有序。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