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评谈

二甲双胍怎么吃疗效更好?为您详解专家共识

时间:2021-02-16 10:03 来源:互联网
字号:

编者按: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经有60余年历史了,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是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基层糖尿病患者可能没用过达格列净、西格列汀、阿卡波糖,但一定用过二甲双胍。近期,《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的发布,新纳入了近两年二甲双胍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据。

老糖友用二甲双胍前查查肾功能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T2DM患者,二甲双胍仍是一线首选用药,并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老年患者合理应用二甲双胍可以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且较少的低血糖风险对老年患者也有一定益处。

但已出现肾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3~6个月检查1次),并根据eGFR调整,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通过eGFR水平调整二甲双胍剂量:eGFR≥60ml/(min·1.73m2)无需调整剂量,eGFR为45~59ml/(min·1.73m2)需调整剂量,eGFR <45 ml/(min·1.73m2)禁用。

有胃肠不良反应可从小剂量开始

二甲双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头痛,发生于治疗早期,其中胃肠道反应,多出现在前10周。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大多数患者可以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

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推荐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使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适时调整剂量,非二甲双胍缓释制剂可以分次随餐服用,或者改成服用一次/天的二甲双胍缓释制剂。

二甲双胍不伤肝肾

二甲双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行血液循环,几乎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不经过肝脏代谢,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肌肉,减少肝糖异生,增加肌肉葡萄糖酵解。因此,二甲双胍无肝毒性,推荐剂量范围内用药的肝功能正常者,不会造成肝损害。

但需要提醒的是,肝功能受损者使用二甲双胍时应谨慎,因为肝功能受损会明显限制其对乳酸盐的清除能力。

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管从尿中排出,清除迅速,12~24 h约清除90%。二甲双胍肾脏清除率约为肌酐清除率的3.5倍。因此,二甲双胍本身对肾脏没有损害。

但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二甲双胍的肾脏清除率下降,清除半衰期延长,导致血浆二甲双胍浓度上升,乳酸性酸中毒风险增加,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使用剂量或停用。

低氧血症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单用二甲双胍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二甲双胍具有可靠的短期和长期降糖疗效,单独使用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血糖(PPG),可使HbA1c下降1.0%~2.0%,可使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1.8%。

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二甲双胍不受体重限制。无论是超重、肥胖,还是体重正常的患者,国内外主要的糖尿病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为治疗T2DM的首选用药。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二甲双胍在超重、肥胖、正常体重的T2DM患者中疗效相当。因此,体重不是能否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决定因素。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T2DM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尚未批准用于预防糖尿病。

足量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增用其他药物

二甲双胍起效的最小推荐剂量为500mg/d,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 mg/d。成人普通片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0 mg/d,缓释剂型推荐最大用量为2000 mg/d。二甲双胍可以在进餐时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

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足剂量单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不佳,应考虑加用第二种降糖药,进一步获得明显的血糖改善。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可以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和低血糖风险。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如需控制血糖,可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

长期用二甲双胍,每年测次维生素B12

已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下降。国内荟萃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增加维生素B12缺乏症的风险(增加1.09倍)。

其机制可能为小肠蠕动的改变刺激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竞争性抑制维生素B12吸收;维生素B12内因子水平的变化及钻胺素内吞受体的相互作用;二甲双胍可以抑制回肠末端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钙依赖性吸收(该抑制作用可以通过补充钙剂逆转)。一项研究显示,虽然二甲双胍可导致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但可改善细胞内维生素B12代谢。

因此,建议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者可每年测定1次维生素B12水平,如果糖尿病患者缺乏维生素B12,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适当补充。(毛圆圆编辑整理自《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