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看完这张动图你就明白 孕妇内脏都哪去了

时间:2021-08-29 13:30 来源:互联网
字号:

怀孕后肚子一天一天大起来,宝宝是健康成长了,那么准妈妈的内脏去哪儿了?本来就已经满满当当的身体多了一个宝宝,真好奇内脏们会不会害怕这个“大怪兽”侵占了房子,就好像房地产商赶走拆迁户一样……哎哟,说得有点多了!废话不多说,小编马上带各位客官有趣科普一下,还有动图展示噢!

在孕早期,胎儿还处于较小阶段,身体内部和内脏都有相当的弹性,所以处于孕早期的准妈妈并不会感觉太大的变化,但越到后期胎儿逐渐成长,内脏的位置也会相应地被挤压。

随着胎宝宝的长大,准妈的肠、胃、膀胱、脊椎的变化很大,特别是子宫能按胎儿发育从一个拳头大小变成一个西瓜大小。

子宫的变化最为惊人

一、孕早期:子宫看起来像个柚子

怀孕4周:在最初的怀孕1个月时,准妈妈的子宫大小、形状跟怀孕前相比,基本没有特别的变化。但子宫壁开始变得柔软、增厚,看起来大概鸡蛋的大小。这个时候开始,准妈妈体内激素分泌失衡,比较敏感的准妈妈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症状,有部分准妈咪还会身体疲乏无力、发热、畏寒等。

怀孕8周:随着孕周的增加,准妈妈的子宫壁逐渐变软,宫颈变厚,以保护子宫。一般怀孕8周-12周时要进行第一次产检,项目通常包括问诊、测量体重和血压,听胎心,验尿,验血,检查子宫大小等。

怀孕12周:在怀孕3个月的时候,准妈妈的子宫看起来就像个柚子,子宫随胎儿生长逐渐增大,宫底可在耻骨联合之上触及到,增大的子宫开始压迫位于前方及后方的膀胱和直肠,膀胱容量减少,出现尿频,总有排不净尿的感觉。

二、孕中期:子宫增大挤压内脏

怀孕16周:进入怀孕第4个月的时候,胎儿生长的速度加快,子宫开始长大并长出骨盆,子宫四周的韧带由原来松弛状态变为紧张状态,不少准妈妈在下腹部子宫一侧或双侧,都会感觉有些腹痛,呈抽痛、胀痛和下坠感,但一般不会对怀孕构成威胁。

怀孕20周:怀孕5个月,准妈妈的子宫日渐增大,将腹部向外挤,致使肚子向外鼓胀,准妈妈可以再肚脐下方约1.8厘米的地方能够很容易就摸到自己的子宫。到了怀孕6个月时,子宫现在已经到了肚脐上约8厘米的上方。这个时候,子宫增大快速向上挤压内脏,所以几乎全部的准妈妈都会面临胸口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是,准妈妈开始选择侧卧的睡眠姿势。

怀孕28周:到了第7个月的时候,准妈妈腹部隆起明显,宫底继续上升,子宫高度为24-26厘米,身体为保持平衡略向后仰,腰部易疲劳而疼痛。这一时期,准妈妈的体重迅速增加,每周可增加500克;同时增大的子宫对盆腔压迫加重,使下半身静脉回流受阻程度加重,若不注意可能出现痔疮。

三、孕后期:腹部变硬,子宫开始收缩

到了孕晚期之后,子宫迅速增大,腹部一天天隆起,轻轻地触动子宫常常可以感到腹部有变硬的感觉。

怀孕32周:到了8个月时,大部分孕妈会出现假孕晚期宫缩症状(比如肚子发紧)。与此同时,由于分娩和产后哺乳的需要,准妈妈的乳房开始分泌初乳,下腹部也变得越来越紧绷。在接下来的几周,孕晚期宫缩的强度将越来越大,你也发现自己的乳房、腹部、屁股、大腿上都会出现更多的牵拉痕迹。

怀孕36周:怀孕9个月时,子宫几乎已经占据了整个腹腔,直接压迫胃、膈肌、心脏等,引起心悸、气短、胃胀、食欲不佳,排尿的次数也增加,渐渐有阵阵的子宫收缩。

怀孕38周:到了最后一个月,准妈妈会有一种肚子向下运动的感觉,呼吸畅快了,胃胀减轻了。这是因为这个时候胎儿的头部已经向下进入了盆腔的入口,等到足月的时候,伴随着一阵阵的腹痛,开始出现子宫收缩从而将成熟的胎宝宝顺利分娩出来。

产后收腹带不为修身,为保持内脏缓缓归位

由于在怀孕期间,子宫的增大对内脏造成挤压,而产后,子宫立即变得空虚,之前被抬起的内脏随即下垂,同时由于体内的体液比孕前增长了近1/3,细胞也相对增大,更加重了内脏的下垂。

所以在产后,大家最要注意的就是使内脏复位。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记得捆绑腹带!除了睡觉时,每天早晨起床、午饭前和晚饭前都要用收腹带才能使体形迅速恢复,预防胃下垂和惧冷症。材料要用棉布或麻布,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产后即常坐起或走动。也因地心引力的关系,将造成松垮的子宫收缩不良,引起子宫下垂,即很有可能是所有妇女病的根源!

而原本即为内脏下垂体型者,亦可趁坐月子期间勤绑腹带来改善。产后收腹最怕捆裹太紧,特别是宽大笨重的腹带和纱布绷带类,最容易捆裹太紧,不仅不舒适,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压迫胃肠和内脏,使用这类腹带一定要注意。

所以为什么越到孕后期,准妈妈越感难受,母爱是伟大的!为孕育出新生命,母亲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作为一个母亲,只要孩子健康快乐真的比一切都重要,看完这篇文章,请大家打个电话给妈妈,轻轻地问一声好……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