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朵是聆听世界声音的钥匙,是感知世界美好必不可少的器官。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听力受损?又该如何爱耳护耳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刘伟。
“听力损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刘伟介绍,一个人从发现听力损失到寻求干预,平均需要7年时间。听力损失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甚至可能没有注意到它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
刘伟表示,听力障碍俗称耳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听力障碍分五个级别:轻度,听低声谈话有困难;中度,听一般谈话有困难;中重度,大声说话才能听清;重度,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极重度,耳旁大声呼唤都听不清。
这么多级别的听力障碍,如何判断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呢?刘伟介绍,找一块手表,将它放置耳边2厘米处1分钟,如果能够听到秒针的嘀嗒声,说明听力没有问题;如果听到的声音有间断或听不到声音,建议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听力问题,并进行相应治疗。
“保护听力健康除了做到早就诊、早干预,预防听力损失也尤为重要。”刘伟提示,以下8种行为会导致听力受损,一定要避免。
1.在地铁、公交车等嘈杂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耳机。在嘈杂环境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长此以往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研究表明,长时间过度使用耳机,会对听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高噪音环境。噪声是听力的“隐形杀手”,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一定要佩戴耳塞或使用减噪设备等。
3.用硬物掏耳朵。有人习惯掏耳朵,不洁的工具反而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常可自行排出,无需主动掏、抠。
4.乘坐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咀嚼等动作。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外界气压剧烈变化,如果中耳腔内外压力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造成航空性中耳炎。此时可以通过做吞咽、咀嚼等动作,使咽鼓管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保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5.滥用耳毒性药物。一些抗生素和抗癌药物具有耳毒性,如必须使用,一定要遵从医嘱并进行听力监测。
6.不重视感冒、鼻窦炎、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可经过咽鼓管感染中耳。此外,还可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进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7.用力擤鼻涕和吸鼻涕。用力擤鼻涕和吸鼻涕,可能会将鼻咽部的分泌物挤压到咽鼓管及中耳内,诱发中耳炎,进而影响听力。
8.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长期负面情绪。长期工作压力过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内耳受到刺激使听觉细胞供血血管发生痉挛、阻塞,引起内耳供血障碍,神经上皮细胞缺血、供养不足坏死,从而使听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爱耳护耳呢?刘伟建议,要做到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均衡膳食,荤素搭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熬夜带来的情绪不稳定等会影响内耳循环系统,诱发突发性耳聋;远离噪声,长期持续接触噪音以及短暂的强噪音造成的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健康用耳,不要长期使用耳机;避免耳部损伤,不随意掏耳朵。(视频制作:实习生赵嘉欣)
三联小编通过三个方面对金银花的副作用进行分析,希望经常食用金银花的朋友
香蕉和芭蕉的区别已经逐步被人们了解,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营养价值高而
如何让老百姓看病少排队,检查少跑路,急救更高效,住院更省心?近日,安徽
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
如何让老百姓看病少排队,检查少跑路,急救更高效,住院更省心?近日,安徽
刮痧作为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并不是每一个
五年磨砺,一朝亮剑!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中国药典》(2015年版
一般而言,实施药品价格干预的主体是广义的卫生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障部门。充
研究人员为寻找中国汉族人群主要开角型青光眼致病基因,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