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微信的共情微课堂里,和妈妈们讨论一个问题:“情绪有没有好坏之分?”90%的妈妈回答“有”。我们认为快乐、高兴、愉快、开心都是好情绪,悲伤、愤怒、恐惧、难过都是坏情绪,我们希望我们每天都快乐,希望我们能赶跑“坏”情绪。
可是,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像白天与黑夜、爱与恨、生与死,都是同时存在的。
弗洛伊德除了提出性本能之外,还提出了死亡本能。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就像花千骨诅咒白字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对一个人最大的恨和诅咒,不是“你去死吧”,而是“你千万别死”!只生不死,多么孤独,多么可怕。
情绪也一样,悲伤、愤怒、恐惧都有它的意义。在原始社会,当人们面对大老虎的时候,正是由于恐惧,让人们产生了逃跑或者对抗的应激机制。如果没有恐惧,人类早已不复存在。
我们愿意接纳那些“好”情绪,不愿意接纳“坏”情绪。我们希望我们永远快乐,永远没有痛苦才好,当痛苦来临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的文化强调克制与奉献,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也缺少了情绪管理的教育。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功、独立、坚强、快乐,唯独缺少了希望孩子拥有成熟的情绪。于是,缺少情绪管理能力在一代一代人之间代际传递,极少人会意识到拥有成熟情绪的重要性,处理情绪往往采用发脾气或者冷暴力的方式,而且很少意识到这样有问题。
曾经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教育充斥着赤裸裸的暴力和冷漠;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父母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讲道理,人们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孩子应该懂事,我们耐着性子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怎么就不听话呢?只是,年幼的孩子思维还没发展到能够建立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道理往往无用。
于是气急败坏的父母或者勃然大怒,或者把孩子关小黑屋,或者一次次把孩子推开。是的,我们大多数人就这样长大了,长大成为父母期望的“成功”、“坚强”、“独立”的样子,可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一块冰冷的地方,有一个不被接纳的自己,有一个默默哭泣的小孩儿。
当孩子无法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用哭来表示的时候,我们很少去帮助他们识别、表达并接纳他们的情绪。
当孩子由于害怕而哭泣的时候,我们要求孩子“不要哭”;当孩子欢快得停不下来,开始疯玩的时候,我们认为是“熊孩子瞎胡闹”;当孩子去探索世界,挫败无助得愤怒的时候,我们将其解读为“不听话”、“不懂事”,甚至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多么可怕,孩子那么爱父母,为了做一个不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他们慢慢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努力变成父母眼中的乖小孩儿。
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往往移情到了亲密关系里。即便进入婚姻、有了孩子,我们很多人依然是一个被压抑的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我们需要最安全的父母来理解、接纳我们的情绪,可是他们却在焦虑于我们什么地方又做错了。
成年以后,我们将这种期望投射给了我们的爱人,我们渴望他们能够接纳、包容我们。于是人们往往把坏脾气留给了最亲的人。很多“莫名其妙”对家人发脾气的人,内心都是“如果你不能接纳我最坏的一面,就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绝大多数人不会找小三来考验自己的爱人,但是发脾气也是对对方的一种考验,考验对方能不能接受那个最脆弱的自己。
我们明明需要一个拥抱,却在细数对方不是。多少个“滚蛋”的背后,却藏着“别走,抱抱我。”
是的,懂比爱重要。如果对方能读懂你的内心,发脾气对双方的关系有意义。如果不懂,也许会将对方越推越远,或许对方也在期待着你理解和包容他。
更何况,一个人自己都不懂自己的情绪,又怎么期望对方能懂呢?
该怎么办呢?
共情吧,先和自己共情吧。回过头去看看自己那些莫名其妙、无法控制的情绪从哪里来。如果不能体察自己情绪的来源,无法接纳自己,无法原谅和拥抱那个内心的小孩儿。共情最终只是一种拗口的句式和无聊的说教。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阳光明媚的事情。我们一路走来,都深藏着一些委屈、愤怒、悲伤、害怕、恐惧。而这些情绪被快乐所取代,快乐让我们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但同时也让我们没有机会去和那些委屈与悲伤和解。
成长就像天空飞过的鸟儿,凡经过必留下痕迹。我们想用遗忘来擦拭掉这些痕迹,又怎么可能呢?走着走着,就该回过头去看一看了,看看把自己遗忘在了哪里。然后蹲下来,去拥抱那个被压抑的孩子,那个“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的孩子,如果你愿意,陪着他一起哭。
这是共情,也是自愈。
育儿先育己,育己先育心。无论你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和技巧,只有理解和接纳自己,才谈得上去理解和接纳别人,才有能力去和你的孩子、家人共情。
我懂你伤悲,愿你自己也懂。
大家身边有打呼噜的人吗?打呼噜有时候不仅影响他人睡眠,对自身健康也是有
你是一个爱笑的人吗?笑容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好处和隐藏力量,本片文章为
冬季睡觉脚冷可能是足部微循环不好,血流不足,使足部表面温度偏低。再加上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提出了
上台发言紧张怎么办?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无论是在面试,演讲,或者是在一些
在职场生涯中,我们需要耳听六路,耳听八方,需要我们懂得最基本的上班礼仪
家长性格对子女有何影响?家长在生活当中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的方式都直接
之所以现在在社会上一些年轻人畏畏缩缩不敢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因为
现如今对于一些即将开始大学校园生活的新人来说,总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教育抚养问题上最在意的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美好的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在这短时间内我们会留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