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惩罚是会给孩子带来内疚和报复的

时间:2016-02-02 14:08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父母们有没有一种感觉:我们有时还在为自己小时候受过的惩罚舔舐伤口?

有一次在上海的出租屋里,我不小心撞坏了洗手间门上的钢化玻璃,满满的一大堆碎玻璃从我的头上砸下来,钢化玻璃门倒了。我当时的第一个念头是,“哎呀,我犯错误了!”妈妈严厉的眼神从我的脑中闪过,整个人在那一刹那被恐惧占据,手足无措。

好友听到声音从房间里出来问:“有没有受伤?”我这才意识到没有人会惩罚我了,我已经长大了,这只是一个小事故,处理好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因此受到伤害。然后我开始查看自己,所幸只有手上一点小小的破皮。好友陪我一起打扫好房间的碎玻璃,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个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但我内心的震撼是巨大的。我看到那个因害怕受到惩罚而恐惧的小女孩还在我的心里,像一个小恶魔一样,在成人后的生活里,偶尔跳出来。除了恐惧,每个人内心也许还有各自的好些小恶魔。

难道就不惩罚孩子了吗?

很多内心的小恶魔来自我们的成长经历,当我们为人父母,在不知不觉间,总是会用从父母那里习得的一些教育模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虽然我们意识上知道有些教育方式是不太妥当的,但为人父母也终归是有情绪和脾气的,孩子总是能挑起你的那根耐心底线神经,在“特殊情况”下,很多的情绪和习惯模式就喷涌而出。比如说,当孩子犯错误了,我们常常第一情绪反应是:惩罚。是什么情绪触发家长惩罚他们的孩子呢?也许便是来自曾经被父母简单暴力地惩罚的经历。

孩子犯错误之后,到底应不应该受到惩罚呢?有的家长觉得如果不惩罚孩子,孩子就会逃避管教;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办法了,惩罚是孩子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有的家长觉得如果不惩罚孩子,孩子以后还会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让家长放弃惩罚,很多家长会觉得:如果不惩罚,那岂不是让孩子来掌控一切了?也有家长觉得,放弃惩罚,自己就没有了管教孩子的最后一招,让家长对孩子感到无能为力。

犯错的直接结果,应该是承担后果而非惩罚

当问及家长,是否记得自己受罚时候的感受?很多的家长会觉得自己恨父母,但随之又心生罪恶感、内疚感。有人觉得父母是对的,自己很糟糕,理应受到惩罚;有的人会想要让父母后悔,甚至幻想自己生病了让父母焦急内疚;有的人说觉得想要报复,只要不被父母抓住,自己还是会去做那些事情。

其实父母惩罚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在错误里吸取教训,不再重犯。而惩罚到底有没有达到了家长原本的目的呢?从家长自己的感受上来说,惩罚实则是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剥夺了孩子从内心反思自己错误的过程,使孩子把本来应该用来反思自己不当行为的精力,转而用来幻想报复家长或攻击自己,从而形成了受挫情绪。在我们对孩子实行惩罚的过程中,比如打骂孩子,可见的效果是,制止了孩子当前的错误行为,但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家长当下所看不见的。很多的事实说明,惩罚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管教作用。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admin)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