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幼儿园如此早教令人忧

时间:2021-08-16 18:52 来源:互联网
字号:

4岁的小新是市区一所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已能流利地用英语自我介绍、问候他人等。但与英语口语能力相比,小新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面对鞋带、碗筷、衣服等需要自己动手的生活用品,只会摇头和无助哭喊。

记者了解到,不少孩子在读幼儿园时就“身兼数课”,有创意文学、思维能力训练、法语、国画、围棋等,课程之多令人咋舌。某早教机构去年开出“幼儿EMBA班”,吸引了众多家长目光。该课程涉及经济学、创造力、沟通学、目标与生活体验等,共12门课程。以每周授课一次的频率计算,上完整套课程需要两年时间,花费超过2万元。该机构负责人刘小姐介绍,它是传统幼儿园教育的补充,旨在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全球化视野等,目前在读的孩子约2000名。

前不久,思南路幼儿园一名小小班学生的家长在给郭宗莉园长的信上写道:“我的孩子还有一个月就满3岁了,社会上很多早教机构里有专门训

练思维的项目,您会不会鼓励孩子去参加这些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对孩子会有影响吗?作为家长,总担心孩子错过了好的教育、好的时机,却又担心用心良苦而得不偿失。”

郭园长说,几乎每个幼儿家长都咨询过类似问题,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维,拼命让孩子学这学那,“让这么小的孩子去读经济学,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办幼儿园园长说,去年园里取消各类兴趣班时,许多家长强烈反对:幼儿园里不进行系统训练,到了小学孩子跟不上进度怎么办?

与家长们推崇的“知识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堪称低下。一些幼儿家长对孩子的吃饭、洗手等问题都包办代替,有的孩子五六岁了还不会自己系鞋带,没学会如何使用筷子,在家吃饭让父母“一喂到底”。家长们认为,孩子年龄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会。

不少幼教专家指出,生活自理是对幼儿的最基本的要求,家长应当关注孩子这方面的细微变化;幼儿园老师也要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就算拥有再多的知识,也不是健康成长的宝宝,长大了何以立足社会?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