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评谈

和父母谈“老痴”有技巧

时间:2019-12-25 09:10 来源:健康网
字号:

经常丢三落四、忘记最亲的人、情绪喜怒无常……父母的这些“老糊涂”可能是因为患上了老年失智。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众对老年失智存在很多偏见,近3/4的美国人认为与老人谈论它极具挑战性;另一方面,又有九成人希望他人可以提醒自己认知能力下降的迹象。发现疾病征兆后如何向老人开口,成了子女的一大难题。对此,国内外专家们给出以下几条提示。

越早谈越好。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信息和支持服务总监露丝·德鲁说:“早期检查和诊断利于应对这种疾病,置之不理则会让情况越来越糟。”感染、免疫失调和营养缺乏都可能引起老年失智,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实现好转,尽早知晓病情还有助于做好未来规划。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杨萍提醒,在我国,大多数人对认知下降缺乏提防,常常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了才注意到。她建议,子女在发现老人变得固执、健忘、多疑、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先善意地提醒,如果没有改善,就应考虑是否有认知症了。

心怀尊重。失智会夺走老人基本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对他们的生活有巨大的破坏性。当家中老人疑似出现认知下降时,子女要认识到,态度是成败的关键。美国宾夕法尼亚记忆中心联合主任杰森·卡劳维什提醒:“你与老人谈论的是他们未来的人生,包括自主权、身份和隐私等,需要保持最起码的尊重。”

从小问题入手。失智会侵蚀人的感知力,因此老人很可能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卡劳维什说,相对一些严重的、令人恐慌的症状,老人更容易接受并直面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小”问题。因此,子女在劝老人就医时,不妨从这些“小”问题入手。

不强行探讨。与父母第一次谈论认知症时,他们可能会否认、沮丧、生气甚至抵触。除非病情危急,子女应尽量保持镇定,不要强迫与其沟通,并寻找机会在一两周内重新挑起话题。杨萍强调,沟通时一定要顺着老人的心情来,给予充分的耐心,多用积极的语言。例如,不要急着打断老人的话,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立场;可以握住老人的手,或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语速应和缓,留给老人充分的反应时间;不要用具有指责、嫌恶等性质的词语。

分多次讨论。患上认知症,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场人生巨变,有很多需要讨论的内容。即使老人配合沟通,一次谈话也不可能囊括所有问题。建议分成多次探讨,不仅能沟通得更充分,也能给老人一定的心理缓冲时间。

陪老人就医。如果老人对自己的病情持怀疑态度,就医时很可能会对医生的话将信将疑。卡劳维什提醒,不能让老人独自面对医生,子女应陪同就医,有疑问当场提出,并认真记录治疗建议。杨萍表示,国内很多三甲医院都针对认知症开设了记忆门诊,不仅关注老人生理症状,还会顾及他们的精神状况。“当地医院如果没有记忆门诊,可向神经内科医生寻求帮助。”

多找帮手。与老人谈论认知症没有“套路”可言,要针对每位老人的个性、习惯等“量身定制”。德鲁建议,如果感到沟通困难,不妨找些与老人密切接触的人来发起对话,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老朋友等值得信赖的人。尚未发现父母有认知症迹象的年轻人,平时也要多留心观察,在适当的时候询问父母对该病的看法,为将来可能出现的谈话“铺路”。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