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查出8吨“毒草莓”的消息,令广大消费者极度震惊。当地农业部门发现,抽检的30多个批次草莓中,竟有11个批次使用违禁药物、农药残留超标。事情的处理方式与以往大同小异:“毒草莓”被集中销毁,涉事种植户受处罚。但是,“毒草莓”事件远非处罚种植户就能了结,我们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
“事后救火”的执法方式亟需改变。“毒草莓”事件起于市民食用草莓后,出现腹泻等症状,才有了此次执法部门的抽检。这种“事前不防火,事后忙救火”的执法方式,在历次食品安全事故中频频见到。事后处罚,一来是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戒,二来是想以儆效尤,起到警示作用。但目前看来,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光寄希望于这种“警示作用”,显然并不靠谱。
监管、执法部门是食品安全的“守夜人”,对于问题食品,应该从日常监管做起,把执法做在事前而非事后,类似的抽检可以再早些、再多些、再有力些。一句话,在老百姓吃到这些食品前,监管、执法部门就应该发现问题。
食品安全,不可“放养”。现在,市民餐桌上的农产品,绝大部分都已经告别“散养散种”,而是大棚种植、温室养殖、批量供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执法部门的监管难度,也让农产品质量更加可控。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的执法监管,更加没有理由“放养”。
对于监管漏失,应有相应的处罚和问责机制。在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违法成本过低”是导致食品安全违法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诚如此言,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没有处罚和问责机制的制约,监管漏失同样存在“成本过低”的风险。
若果真如此,类似的“误犯”悲剧如何杜绝?笔者认为,农业部门可以考虑从源头进行农药使用规范化指导,特别是对新入行的规模化种植户,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技术指导,防止类似的“无心之过”导致悲剧的再发生。
9月12日,2023上海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会议厅召开,会议
一边看电视一边还在用手机收发信息,邮件,甚至玩游戏,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很
睡眠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老年人都被睡眠不足的问题所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代谢器官。肝好不好,跟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肝
没药(mo yao),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没药则来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说,如果要想预防抑郁,
紫外线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体来说,每天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促进皮肤中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