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视频播客走红说明了啥(新知)

时间:2025-11-25 10:39 来源:人民网
字号:

【现象】在看短视频都要开倍速的今天,动辄两三个小时的视频播客,竟闯出一条新赛道。近期,越来越多网络平台加码视频播客,不少名人入局,频频收获百万播放量。一份报告显示,95%的受访者知晓视频播客;在了解但未观看过视频播客的受访者中,85%表现出强烈的观看意愿。今年一季度,有平台视频播客的受众已超4000万,用户观看时长同比增长超270%。短视频时代,“逆潮流”的长视频何以走红?

【点评】

乍看之下,视频播客的“长”与当下媒介环境的“快”格格不入。但细细想来,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视频播客可看作吸收社交媒体特点后,在长与短、视与听、新与旧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新形态。换句话说,这是希望用短视频的思维、播客的形式、访谈的逻辑来做的一种“新内容”。

有的节目会在正式发布长视频前,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切片”,以多条十几秒的短视频展示精彩片段,吸引用户关注;有的对谈虽长,但核心观点能通过截图、摘要等方式,短平快地在社交平台实现裂变传播;不少视频播客底部有清晰的目录标记,将视频按关键词切分为一段一段的内容集合,用户可随时分段“跳读”。这些设计巧思,尊重了用户的选择权,同时保留了长内容的深度优势。

不过,硬币总有另一面。相对单调的场景与聊天模式,让视频播客更依赖对谈双方的名人效应,以及话题的火热程度,可持续性与规模化复制能力面临考验。对比音频节目,视频繁琐的拍摄流程和制作机制,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更长的周期,需要主播更强的控场能力、更好的形象管理。这些都是影响其长远发展的因素,视频播客能火多久、能走多远,有待时间检验。

跳出来看,视频播客走红所反映的,是内容消费的升级,是整个视频生态正经历的一场结构性变化。从短视频“刷屏”到直播崛起,从短剧风靡到长视频“返场”,受众的个性化、深度化需求不断凸显。用户越来越主动地走出“茧房”,同算法、平台争夺时间分配的主导权,实现从“被动投喂”到“主动觅食”的转变。

未来的视频格局注定是一个多层次、多梯度的体系。1分钟的短视频、1小时的知识解析、3小时的深度对谈,各自服务于不同场景、心境和认知需求。这样的演进中,竞争焦点也在变化,将从“注意力抢夺”升级为“信任力构建”。选择一个视频,不只是一份消遣,更是一份信任。

供给极大丰富、情绪价值日益重要的当下,用户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一样宝贵。对内容提供者而言,“质量至上”已然不够,还需集合话题热度、名人光环、形式创新等各种要素,来满足同一目标——获取用户的“信任投票”,让其相信内容有意思、有意义,能不辜负他们付出的时间。正因此,融汇新旧媒体特色、集各家之所长,力求兼具深度厚度与明了易懂的视频播客,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媒介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没有永恒的形态,只有永远的需求。无论具体形式如何,始终不能停下的思考是,如何从“内容制造者”转变为“信任缔造者”。这不仅需要匠心,还要有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掌握。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5日 05 版)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