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持续在全球传播之际,epidemic和pandemic这两个词比往常更频繁地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尽管这两个词很相近,但二者指的不是同一种东西,就像流感从来不是感冒。
当一种传染性疾病迅速传播给许多人时,就被称为epidemic。通常,epidemic发生之前会有outbreak(疾病暴发),即“某种疾病案例的突然增加”。Outbreak可能影响到单个社区或几个国家,但规模比epidemic小得多。
如果一场epidemic不能被控制住,还在不断蔓延,公共卫生官员可能就要开始称之为pandemic,意思是这场流行病已经影响到世界不同地区足够多的人,到了全球性暴发的程度。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遏制,但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国出现多起聚集性感染,确诊病例快速增加,其中与伊朗和意大利相关联的病例已向多国输出,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自10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城禁令。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9日上午10时,中国境外共10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新冠肺炎28674例,死亡共计686例,全球累计确诊超10万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图示(来自北京大学VIS.PKU.EDU.CN)
当地时间3月9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表示,新冠肺炎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的威胁已变得非常现实。此前,谭德塞在3月2日的媒体通报会上称,如证据确凿,世卫组织将毫不犹豫地将新冠肺炎由之前的流行病(Epidemic)改宣为全球性大流行病(Pandemic)。
Pandemic意味着什么?
新冠肺炎如果演变成“全球性大流行病”,不仅意味着疫情严重程度的升级,也意味着抗“疫”难度的升级。约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詹妮弗·努佐表示,当疫情蔓延到全球时,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必须在比epidemic时期更大的地理范围上分配资源,这将使pandemic情况下的防控工作更加难以调控。
“对付这种病原体的方法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病例无处不在,当局可能会停止阻止它进入另一个国家,而是集中精力治疗疾病本身,减缓病原体的传播,保护弱势群体。”詹妮弗·努佐说道。
上一次官宣Pandemic
上一次官宣Pandemic是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时。2009年6月11日,时任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宣布,根据现有证据以及专家们对证据的评估,甲型H1N1病毒的传播情况已经达到为流感大流行设定的科学标准。这是世卫组织40年来第一次把传染病警戒级别升至最高。H1N1最终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在当年导致至少18449人死亡。2009年的甲流大流行,也催生了疫苗和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帕拉米韦的研发,以及数年后力纬在中国的上市。
2009年世卫组织官宣Pandemic(来自WHO视频截图)
出于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经验教训和总结,世卫组织曾于2017年发布过“流感大流行风险管理指南”。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差异,这份指南并不一定准确适用。但其中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在应对“全球性流行病”时,不仅需要各国因地制宜开展防控工作,更需要国家间的精诚合作。
新冠肺炎成为Pandemic影响有多大?
2009年4月25日世卫组织宣布美国和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到6月11日定性其为“全球性大流行病”(Pandemic),历时一个半月,当时H1N1流感已在74个国家报告了近3万起确诊病例。同样的一个半月,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感染人数却已远超当年。
新冠肺炎如果成为Pandemic,对全球经济的打击程度也是令世界担忧的重大议题。疫情本身的严重性,加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使其更加来势汹汹。参考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据报道,其导致首发地墨西哥当年GDP缩减比例大约5.3%,经济损失数百亿美元。回顾同样蔓延至全球的SARS,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统计,当年SARS给全球经济造成了约400亿美元的损失。而与之相比,新冠病毒更为狡猾——传染性比SARS强,致死率比流感高,这使得此次疫情在全球影响面会更为广泛。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此前表示,若新冠肺炎发展成全球性大流行病,可能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在2020年上半年陷入衰退。
不过世卫组织表示,中国经验证明新冠肺炎可被遏制,大多数感染者也都可以康复,中国有70%病例已康复并已出院。谭德塞指出,即使宣布新冠肺炎为大流行病,仍然可以遏制它,只是时间问题,并呼吁各国尽最大努力,赢得这场战役。
说到地铁,想必许多重庆市民都有着满腹的话要说,特别是以一号线与三号线为
大家应该有所听说在12日晚上11点30分左右在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
头发进入冬季,容易变得干枯毛躁,这就需要我们对头发进行护理。直发与卷发
农业部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
卫计委:门诊禁止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2省份首批申请启动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北方23城启动雾霾红色预警 该如何自保
科普:每个年龄段到底需要睡多久?
PM2.5“爆表”下我们应该如何自保呢?
冬季护心注意五点!还有四个“呼救信号”
解密: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员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