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来就具有趋向“不衰”和盼望长寿的冲动,这种冲动愈大惧老心理就愈加强烈。因此,对衰老极度敏感,全神贯注的结果是自我暗示,自我加压,形成了种种惧老表现。那么生活中惧老心理的表现有哪些呢?
一、抑郁
由于晚年是人生的丧失期,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惧而无奈,最终极易造成抑郁。这种抑郁性质顽固,促使其生活兴趣进一步下降,无愉快感。终日感到疲惫,或情绪激惹、动辄发火;或自卑自责、自怨自叹;失眠或嗜睡,思维艰难、做事消极。重者可有自杀倾向和行为。因此,老人们要走出晚年的惧老心理必须从两方面着手。
二、偏激
表现为两个相反的偏激趋向。一种趋向是以衰老认定自我价值,以点代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朽木无用”。自我评价过低必然引起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以衰老的需要,过高要求别人,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照顾,却忽视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能力和可能性。如此心理落差反过来又激化了偏激,即,由此自暴自弃,产生对他人的抱怨和不满。
三、疑病
无病亦疑,有病更疑。即使是对一些轻伤小恙也自认为病人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心理紧张,表现为惶惶不安。 疑病使人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他们似乎有一种特殊能力,即一般人不能感觉到的体内变化和体验不到的痛苦他们皆有所感。他们以假设对“疾病”描述得活龙活现。诸如,心脏跳动、胃肠蠕动如何反常、苦不堪言等。这些不良“感觉”往往又成为新的“病态”先兆,使其疑病心理加重。
四、孤独
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及对他人的不满和抱怨,结果,自我行为约束和自我精神“封锁”加大了与社会的疏远,形成了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产生了矛盾的孤独心理。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惧怕期望落差带来心理冲撞而拒绝与人交往;既行为孤独,性情孤僻又惧怕寂寞,孤傲的态度使人望而生畏,难于接近,与周围人的距离拉大又促使了孤独。
五、幻想
受衰老促动,惧老和盼望长寿的冲动愈发强烈。于是,以自己的过去及他人的健康在心理描述未来。即以幻想假定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自认、自考和自我陶醉而盲目乐观。比如,爱听他人关于健康的恭维话,一句“你愈来愈年轻了”可让其喜形于色;而一句客观地评价,“你的确老了”却让他极度慌张。然而,陶醉毕竟是暂时的,幻觉体验一过,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衰老恐惧。
六、怕死
惧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心里。为此,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坟场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以上这些都是生活中惧老心理的表现,当你的父母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就证明你的父母怕老了,你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大家身边有打呼噜的人吗?打呼噜有时候不仅影响他人睡眠,对自身健康也是有
你是一个爱笑的人吗?笑容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好处和隐藏力量,本片文章为
冬季睡觉脚冷可能是足部微循环不好,血流不足,使足部表面温度偏低。再加上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提出了
上台发言紧张怎么办?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无论是在面试,演讲,或者是在一些
在职场生涯中,我们需要耳听六路,耳听八方,需要我们懂得最基本的上班礼仪
家长性格对子女有何影响?家长在生活当中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的方式都直接
之所以现在在社会上一些年轻人畏畏缩缩不敢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因为
现如今对于一些即将开始大学校园生活的新人来说,总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教育抚养问题上最在意的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美好的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在这短时间内我们会留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