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吃酒精火锅谨防烧伤

时间:2021-08-15 12:46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火锅又成为餐桌上的“宠儿”。然而,使用液体酒精作燃料的小火锅,在带来美味、方便的同时,也暗藏巨大的风险!

近日,在河南,一名6岁女童就被爆炸的酒精火锅重度烧伤,还可能由此失明。

某日,重度烧伤的小女孩彤彤(化名),被转诊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住进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第一眼看到彤彤的医护人员,心里都像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

只见孩子已经陷入昏迷,头部、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都有深2-3级的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40%,眼睛、喉咙烧伤尤其严重,可能会导致失明。当地医院已经给彤彤做了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儿科主任史长松等专家为彤彤进行了会诊,经初步诊断,彤彤被诊断为重度烧伤并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等,面临生命危险。

经过十几天的全力抢救,彤彤的生命体征终于逐渐稳定下来。然而,等待她的还有植皮手术、治疗器官衰竭引起的并发症等一系列难题。

近年来,液体酒精火锅爆炸伤人事故层出不穷,相关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意外一般都发生在向酒精炉内添加液体酒精燃料时,酒精炉内未熄灭的火苗很难注意到,极易引起起火、爆炸。

一旦遇到烧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现场急救牢记“四字诀”:脱、冲、裹、送。

“脱”指的是烧伤后第一时间脱离致伤物,立即扑灭火焰、脱去燃烧衣物。

“冲”指的是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并持续用冷水湿敷,冷敷时间应在1~3小时为宜,这样能使局部快速散热,降低创面残余热量对深部组织的伤害,减轻疼痛和炎症。

“裹”指的是用洁净毛巾湿敷并包裹创面,预防创面污染及再次伤害。

“送”是指及时送至医院。

烧伤后,切勿自行涂抹牙膏、碘酒、紫药水等,以免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刻确定创面大小和深度,甚至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