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近期多地遭受热浪“烤”验,专家表示—— 副热带高压“惹的祸”,公众须防护

时间:2025-07-15 09:47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近期,高温天气“愈演愈烈”。自7月初以来,一场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高温热浪强势笼罩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等地高温日数普遍达到5—8天,部分地区甚至持续9—12天。

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黄淮东部、江淮、江汉东部、湖南北部、贵州东部、陕西关中以及吉林东部等地,共有15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当地7月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在山东东部、江苏中北部等核心高温区,有15个站点的气温打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高温纪录。

今年高温天气为何如此猛烈?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博表示,引发此次持续高温的根源在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的稳定维持。在它们控制下,气流下沉产生显著的增温效应,造就了这轮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高温天气。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朱定真认为,北方地区的高温原因,一是由大陆高压导致,二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形成。在6月份前后,北方地区的高温通常是在大陆高压控制下出现的。气团是干热的高压空气,它本身是下沉气流,没有其他气团与其交汇形成对流,就不容易有云雨,天气就会相对晴好,在夏季就容易增温。它持续控制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温度就会不断攀升,高温也能达到37℃—38℃,体感上会觉得早晚凉白天热。等到副热带高压北抬,受它控制的地区往往呈现桑拿天,早晚和白天差不多热。

“今年副热带高压北跳得快,而且呈现出西伸趋势,‘体格’非常大,包括河南等地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朱定真说。

朱定真表示,往年京津冀地区的主汛期在“七下八上”,就是副热带高压结束对江南、华南地区的控制后北抬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送来的暖湿气流边缘和北方冷空气交汇,形成强对流。今年副热带高压早早就北跳,所以过去要到“七下八上”才会出现的那些天气,现在已经开始在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但还不能说明后年也会这样。

张博介绍,未来10天,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关中等地的高温将持续,预计有4—7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15日—16日将达到此轮高温的“巅峰时刻”,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9℃—42℃。此外,四川盆地、江淮、江南、华南等地也将在15日—17日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中,南北地区体感温度存在显著差异:北方高温以“晴晒炙烤”为主,烈日当头;而江淮、江汉及其以南地区,在西南暖湿气流的裹挟下,空气湿度高,“闷蒸感”将导致体感温度超过实际气温。

张博特别提醒,本轮高温天气预计在21日起将明显缓解。面对高温热浪,建议公众务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高温时段户外暴露时间,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与剧烈运动;户外工作者须避免高温时段作业,落实防暑措施,穿戴防晒衣物,警惕皮肤灼伤,主动、规律补充水分。特别关注老人、儿童、孕妇、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确保居室通风或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