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你炼猪油了,猪油拌饭好香啊,每次炼完之后,还可以把油渣当做零食。”
张姨一边对着母亲说,一边拿起超市柜上的植物油,“不过,你年纪这么大了,还有高血脂,猪油还是不要再吃了,听说吃多了升胆固醇。还是吃我给你买的植物油,这油健康。”
但母亲吃了几十年猪油,早就习惯了,“你别给我买了,我还是觉得猪油又香又好吃,你别花这冤枉钱。”
“这怎么是花冤枉钱呢?你没看新闻上都说了,猪油脂肪高,不适合老人家吃。”张姨显然有些生气了。
张姨还想多说几句,但看见母亲脸色沉了,只嘟囔了句:“我们都吃的这个。”最终,她还是为母亲买了植物油。
这样的争议在两代人之间并不少见,猪油到底是美味佳品还是有害健康?往文章下面瞧瞧。
一、猪油的历史,源远流长
儒家经典《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秋行犊麛,膳膏腥”,这“膏腥”指的就是猪油。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秋天到了,该吃猪油了”。
可见,咱们中国人在千百年前就有喜食猪油的习惯。无论是炒菜,亦或拌入主食里,猪油都会让食物得到“点石成金”般的升华。
很多人好奇:按理说,油脂本身挥发性较弱,基本闻不到味道,但猪油为什么那么香?
猪油的香气,其实是大脑的一种“欺骗”。
人类对羊肉的膻味极为敏感,正是我们本能意识到:闻到膻味,就说明有肥羊可以吃了。肉类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一种化学反应,使香气挥发,所以生羊肉闻着比较膻,熟了就没那么膻。这种反应叫美拉德反应。
这种反应也会出现在熬制猪油的过程中。没有香气的肥猪肉一旦开始加热,便会生成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小分子,被我们的嗅觉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物质被我们的大脑定义为“香气”。
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一碗猪油拌饭、一份猪油渣就是童年的美好回忆。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猪油被归类为“不健康食品”,事实真的如此?
二、现在心血管疾病高发,是因为不吃猪油了?
从人体生理的营养角度来讲,油脂可以提供热量,提供必须的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是人类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一环。不过,油脂摄入过多,确实会威胁心血管的健康。
脂肪摄入过量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猪油作为动物油脂,其中的饱和脂肪酸(超过40%)及胆固醇(含有1000ppm)都是对心血管疾病不利的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病率。美国FDA在2004年时就提出,日常膳食以植物油取代猪油,确实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但为什么现代人吃猪油少了,心血管疾病却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长,背后不仅是“不吃猪油”这单一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二手烟、肥胖、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人口寿命延长等,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不能因为吃猪油减少和心血管疾病高发同时发生,就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三、植物油比动物油好?
在大多数人眼中,植物油比猪油更好,很多养生人士喜欢用橄榄油、玉米油等。不过,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研究发现,普通植物油做饭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对人体有致癌性。
这让众人惊慌不已。
对此,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表示:别慌!事实没有那么吓人。此次实验的温度都高于油脂本身的烟点,并且是长时间烹饪,文章中的一些结论也有夸大误导之嫌,并不能作为结论性的科学证据。
那么到底是植物油好,还是动物油好呢?
油脂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一般来说,动物油脂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健康无益。而植物油可能对健康更有益,其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心血管较好。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完全不吃动物油,毕竟它的口感好、风味特别,偶尔食用对健康的危害不大。
四、健康吃油,记住三点
1、不超量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健康成人每天烹调油25~30克;饱和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0%。若是换算成猪油,大概是50g左右。
2、多样化
不同油脂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因此,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可以混着使用。例如凉拌时,用芝麻油、橄榄油;炒菜时,用花生油;烤面包,用牛油等等。
3、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没有任何益处,根据国际专家小组和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建议,应该将反式脂肪酸控制在总摄入量的1%以下,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吃奶油、饼干等含较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不管是猪油还是植物油,只要不过量摄入,就不会对健康构成风险。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学会科学用油,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安心享受油脂带来的美味。
说到地铁,想必许多重庆市民都有着满腹的话要说,特别是以一号线与三号线为
大家应该有所听说在12日晚上11点30分左右在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
头发进入冬季,容易变得干枯毛躁,这就需要我们对头发进行护理。直发与卷发
农业部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
卫计委:门诊禁止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2省份首批申请启动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北方23城启动雾霾红色预警 该如何自保
科普:每个年龄段到底需要睡多久?
PM2.5“爆表”下我们应该如何自保呢?
冬季护心注意五点!还有四个“呼救信号”
解密: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员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