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北京经开区全区域全方位全周期打造“健康亦庄”

时间:2021-12-16 15:23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正加速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12月14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发布。根据规划,今后五年,北京经开区将构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卫生健康一体化连续服务体系,创新建设宜业、宜居、宜养、宜游环境,构建健康生产、健康生活、健康生态融合的“主动健康生活示范区”。

“这是北京经开区在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承接卫生领域相关职权后的第一个五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是经开区发挥行政机构大部制体制机制优势,融入卫生健康、教育、民政、体育、老龄、妇幼、残联、劳动就业等多项服务与管理的统筹规划。”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规划从三级医院到基层医疗,从老年人、残疾人到准妈妈、小宝宝,从物资储备到疫情防控,全方位布局,从而形成涵盖从结婚、生育、入园、入学、入职到养老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整合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量质齐升 从三级医院到基层医疗织密保障网

即将在北京经开区落地的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将承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北京经开区妇儿保健机构的重要职能;北京扶正肿瘤医院建成投用,将临床研究优势,探索医企合作新模式……生活在亦庄新城的居民,正享受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

这还只是一个缩影。“今后5年,经开区将积极构建多种模式的医疗服务机制,形成大型公立综合(或专科)医院、高品质社会办医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联动的纵向医疗服务功能网络。”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针对老百姓关心的三级医院,将量质齐升: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同仁医院主体南移亦庄院区床位可达到1400张,门急诊面积扩大两倍以上,日门急诊接诊量可达上万人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诊疗服务;依托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建设国家级智慧中医院区及研究型医疗院区,承担国家级三甲中医院及区属中医院职能,使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在为属地提供优质的、中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经开区三级医院将由4家体质扩容至8家。届时,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医疗服务机构,将大大提升经开区基本医疗供给与就医品质。

硬件有了,软件也会跟上。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5年还将制定医疗质量与服务提升计划,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改善就医条件和住院环境,建立“保障医疗质量和服务”“培养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区域协同,壮大发展基层医疗服务”三级体系,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不仅如此,“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北京亦庄,这样一个区域医联体和三级诊疗体系正加快形成,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卫生健康需求。同仁医院亦庄院区等三级医院“看大病”,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则帮百姓“看小病”,从而织密医疗保障网。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保障居民卫生健康的基本单元,也是经开区未来5年加快完善的方向。”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到2025年,经开区基层卫生健康机构标准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新建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需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15分钟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创新”是北京经开区的基因,北京经开区也将聚焦全地域、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建设集健康数据收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健康管理交互平台,实现居民婚期、孕期、入园、入学、入职、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提升基层健康医疗团队的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的各种健康需求。“力争2025年末,北京经开区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小于10%;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小于53%。”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说道。

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一老一小”实施健康保障工程

一枝一叶总关情。优质资源的不断落地,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目的是为了百姓的健康。

今后5年,北京经开区将提升重点人群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妇、婴、幼、孕、老、残重点人群卫生健康服务保障。

北京经开区将制定鼓励三胎生产细则,试点孕产妇生育全过程免费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全力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两癌”筛查等,降低出生缺陷,提高生命品质;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开办专门化老、残护理机构,拓展老、残护理服务范围,持续开展老残一体化数字健康家庭服务。

   力争到2025年,重点人群卫生健康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

平战结合健全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应急保障1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疫情考验各地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的“硬实力”,也提醒政府部门提升卫生应急处理能力。这也是未来5年经开区加紧布局的领域。

记者获悉,经开区将制定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背后,是一项项重点任务不断推进:建设专业卫生健康人才队伍,组建区级疾控流调队伍,以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传染病威胁;建立常态化境外物品检验检疫制度、生物安全监管制度、传染病动态监测制度等,将隐患控制在最前端;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以日最大单管核酸检测21万份的能力,应急保障在1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我们将推进经开区院前急救载体建设,与北京急救中心合作,建设全国一流急救分中心、北京市最大的急救分中心——北京急救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至2025年完成17个急救工作站的均衡布局,以全北京市最小急救半径、平均小于12分钟的院前急救服务反应时间,保障百姓生命安全和区域经济。

“‘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社会发展积蓄长久健康势能。”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将紧紧围绕“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持续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