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防控艾滋病需要“社会疫苗”

时间:2021-12-02 09: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从最初“谈艾色变”,到戴起红丝带走进艾滋病患者的生活,从建立监测哨点、母婴阻断,到大学校园重点干预、重点地区防艾攻坚,我国对艾滋病的检测力度持续增大,经注射吸毒传播、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艾滋病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医防协同终结艾滋病的种种努力,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系统谋划,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建强防治队伍,发挥好社会力量作用。在全球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尚无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的情况下,中央要求加强系统谋划,动员社会力量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为探索一条中国特色艾防之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艾滋病传入中国的第36个年头。36年来,从最初“谈艾色变”,到戴起红丝带走进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从建立监测哨点、母婴阻断,到大学校园重点干预、重点地区防艾攻坚,我国对艾滋病的检测力度持续增大,经注射吸毒传播、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整体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艾滋病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歧视进一步减轻,医防协同终结艾滋病的种种努力,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艾滋病防治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防治任务更加艰巨。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超过105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我国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明显,从10年前即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比较几个艾滋病最早开始流行的省份,2020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最高的省份达60%以上。与此同时,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对易感艾滋病行为隐蔽性的增强,人口频繁流动增加的预防干预难度,都对艾滋病防控带来了新挑战。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需要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系统谋划,通过“社会疫苗”重要的“广谱”防控作用,应对艾防形势的种种“变异”。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和家庭小型化趋势不断演进,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的活力老人的情感生活尤需受到关注。活力老人艾滋病感染风险不断升高的数据提醒我们,无论是子女的“常回家看看”,还是社会有关方面建立完善的涉老婚姻家庭预警、排查、调处机制,丰富老年人文娱生活,都有助于让老人缓解孤独情绪,避免将自己置于涉艾险境。城乡社区应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防控艾滋病信息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

针对青年学生、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教育、卫健、民政、工商等部门要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督促学校、用工单位、社区强化艾防宣教,建立疫情通报和定期会商机制,提高重点人群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避免和减少易感行为形成艾防“抗体”。

由于艾滋病易感行为的隐秘性,社会组织在艾防工作中往往能够发挥其他方面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易于接触特殊人群、工作方式灵活等优势,将更多社会力量纳入艾防工作整体规划十分必要。相关部门要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在易感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关怀救助等领域开展工作。社会组织在卫生机构指导下,能更好地在易感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艾滋病咨询和动员检测、心理支持等工作,进而形成艾防工作合力。

艾滋病防治工作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各领域的重要课题。统筹社会各方、系统科学谋划,才能不断降低艾滋病疫情流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