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课题,是对「幸福」的探问。一般我们将幸福以「拥有的多少加以计算,这常见于相亲等现场,是一段关系开始或结束的考虑。关系中的角色是双向的,「计算」起来也不同。
我们并不一定能和我们爱的人一起,这是爱情普遍的一种现象。当这个现象发生,人们从经验中学习安放自身最轻松的位置。人之初,「被爱」是一种基本需求,也是一种习惯。成长便是不断的学习,被爱确实是一种需求,但不是随时皆可满足的一种习惯。因为与被爱不可分割的,是「爱人」。
爱人与被爱是两种共生共存的需求与能力,我们的心就像月球的光明与阴暗面。月球自转,因而有时显露于他人眼前的是爱人的一面,有时是被爱的一面。有时我们把想要爱人的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们把被爱的需求压抑在内心深处。
爱是矛盾体
人人追求幸福,但在爱情中,为什么有些人却以被动的状态,而不是积极主动的状态?
柏拉图对话录《会饮》(Symposium)中,女祭司狄欧蒂玛告诉苏格拉底爱神的来历:女神阿芙罗黛生日设宴。宴毕,狡诈之神之子富裕之神喝醉了,走入宙斯的花园酣睡。贫穷之神按惯例来乞讨,她看见富裕之神,想生他的孩子,便睡到他身旁。故爱神是贫穷之神与富裕之神的孩子,兼有两者矛盾的特质。有母亲贪婪,又有父亲的美感与创造性。
奥地利心理学家Theodor Reik便以此形容恋爱之人的情绪变迁,破败、期望、满足。不满与快乐、内心的贫穷与富裕交织变换。恋爱的追求关系,如同贫穷者(所无者)总是向富裕者(所有者)乞求。
满足感与匮乏感
有些人会觉得喜欢上一个人,有一种「输了」的感觉,那是一种心理上的阶级不平等,并非实质上的,但没有人喜欢这种不满的心理状态。
破除被爱比较幸福的自我框架,重拾主动去爱的能力,便是要了解这种心理状态并非实质状态,一个在各方面条件都比另一个人好得多的人,同样在追求中面临比对方缺乏的内在匮乏感,因为追求者渴望对方融进自身,那等于在自身的生命中开启一个缺口,故这种缺乏感是追求者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也说明一个还没遇到喜欢的人之前,为什么生活能够保持在一个安稳的心理状态。
爱情是一种潜能性的需求,在爆发出来的时候,开启一个需求的缺口。需求需要被弥补,当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有匮乏感,而当一度被填满的部份被硬生生的割裂,就会带来痛苦。
最深的恐惧
逃避痛苦,等于压抑需求。因为被爱是爱的一部分,但爱人是另外一部份。当一个人只愿意当一位被填满的人,他等于放弃了内心一半的需求。
健康的爱与被爱,具有一致性:「一个富裕的人诚实的表现自己内在,在亲密关系中开放守护宝藏的围墙,好和彼此共享。」
不健康的爱与被爱也具有一致性,是一种不愿意开放自身的状态,爱人与被爱者意在贪婪的掠夺对方,尽管对方的心灵可能并不比自身富裕。他们有的城池高耸,对爱只进不出;或是过份的敞开彼此,把自我管理的责任丢给对方——出于胆怯与害怕的反应。
「你来之前,我还是我」,爱的最深恐惧是失去自我。爱与被爱是学习克服恐惧的过程,就像面对工作、陌生环境或任何必须面对的考验。
幸福,就是在爱中不感到恐惧。无论你是主动或被动的一方,如果你感到恐惧,建议在问题不可收拾之前,好好检视这段感情。
大家身边有打呼噜的人吗?打呼噜有时候不仅影响他人睡眠,对自身健康也是有
你是一个爱笑的人吗?笑容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好处和隐藏力量,本片文章为
冬季睡觉脚冷可能是足部微循环不好,血流不足,使足部表面温度偏低。再加上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提出了
上台发言紧张怎么办?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无论是在面试,演讲,或者是在一些
在职场生涯中,我们需要耳听六路,耳听八方,需要我们懂得最基本的上班礼仪
家长性格对子女有何影响?家长在生活当中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的方式都直接
之所以现在在社会上一些年轻人畏畏缩缩不敢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因为
现如今对于一些即将开始大学校园生活的新人来说,总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在孩子的教育抚养问题上最在意的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美好的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在这短时间内我们会留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