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4月17日上午10点53分,一名60多岁的男性患者在浙江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候诊时,猝然倒地。预约中心医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反应,第一时间将患者改为仰卧位。
经评估,患者失去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医护人员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预约中心另一名医护人员向消控中心发布999(紧急救援信号)。
多学科高效协作 跑出急救“加速度”
不到1分钟,该院RRT小组(快速响应团队)医护、安保人员携带AED和抢救车火速赶到现场,初步评估患者为心肌梗死伴室颤。
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率动作娴熟,AED发出除颤指令:“提供电击,立即按下闪烁的橙色按钮……”,经紧急AED除颤及高质量心肺复苏后,约3分钟患者恢复呼吸心跳,神志转清,迅速送至急诊科进一步抢救。
该院医务科、急诊科与护士团队默契协作,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道、床旁心电图及心超检查等一系列紧急救治措施,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随即启动胸痛中心急诊流程,将其送至DSA介入中心接受治疗,仅10分钟顺利开通血管,术后转入ICU接受监护治疗。目前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
短短时间内,该院MDT(多学科协作)通力合作,最终“抢”回一条生命。不仅得益于医院胸痛中心的规范化运作,也离不开完善的急救流程和科学的应急预案设计。
延伸 AED“触角” 普惠院内外百姓
据统计,心脏停止跳动,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所以称作“黄金4分钟”。使用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
此次抢救中用到的AED来自于国内领先急救设备制造商——安保医疗,其AED在除颤能量、开机速度、算法分析、电池续航等多个方面位于行业前列,成为多家医疗机构、运动场所等地的急救设备选择。
今年,浙江将“配置AED达每10万人45台”继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更细致地按照人均配置率来统筹AED这一“救命神器”的配置。
不单布控在医疗机构、交通枢纽、运动场馆等地,并进一步向山区、海岛等公共场所延伸。尽可能多地渗透普惠到适宜人群,“救命神器”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
另此次事件也提醒公众,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医院呼吁市民关注心脏健康,学习基础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挽救生命。
一边看电视一边还在用手机收发信息,邮件,甚至玩游戏,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很
睡眠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老年人都被睡眠不足的问题所
大麦茶在东亚地区非常流行,在日本料日常喝大麦茶,用以清除吃生鱼片后口中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代谢器官。肝好不好,跟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肝
没药(mo yao),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没药则来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说,如果要想预防抑郁,
紫外线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体来说,每天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促进皮肤中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