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百科

宝宝消化不良 看舌苔跟大便

时间:2015-11-30 12:01 来源:互联网
字号:

首先如何分辨消化不良,看二个地方:

第一:看舌苔

小孩的舌苔反应比成人简单些,只要在舌根靠近喉咙的地方白厚,就是有积食现象,一般容易发生在胃口比较大的宝宝身上,这类情况比较容易解决,可以靠食补。一般用鸡内金、山药、茯苓等,如果不会弄一般药房也有的卖这类健脾药,你们可以看下成分,药物内容越简单越好!药物打开成褐色比较正常,一般是粉剂,在饭前吃,一天二顿,一般一周就能见效,舌头明显会变干净!

第二:看大便

正常大便成条状,消化比较好的宝宝能从头到尾拉条状,且颜色越金黄越好!而消化不好就是不成形,或前条后烂湿!有未消化之物,这类情况属于脾阳不足!靠食补好的比较慢可能效果不佳,靠药物调理都需要吃几个疗程!在补脾的药物成份下必须也要有补气的成分在!推荐药物同仁堂的启脾丸,大家只要看下成分,找类似的中药就好!记住好的中药都保持传统的保存方式,用蜡封药丸!

切忌最重要:消化不好的宝宝一定要忌口!寒凉的食物不能吃,水果汁也一定要加热水,进肚的食物一定要是温热的!所有的食物最好都成泥状喂,减轻脾胃负担!西瓜黄瓜番茄香蕉火龙果等偏凉寒食物只要未出现便偏硬绝不能吃!如果有便硬的情况,可吃梨加热水打汁!便秘很严重吃二三个圣女果加蔬菜打泥喂!看下次大便,如果不硬了就不能吃了。

脾虚的宝宝一般胃口不好晚上会睡不太好,脾气也不好,动不动就哭闹,你都不知道为啥,肤色也不透,发黄,吃饭慢!胃口好的宝宝淡粥都会吃的井井有味!脾阳足的孩子身材会比较好,不虚胖不消瘦,肌肉感好,屁股有肉,脾主人体肌肉,保护好脾胃是一个长期的抗战,不能极端治疗,要有耐心慢慢来!多观察大便随时调整饮食!

ps:下面很多宝妈问我一些关于自己宝宝病情如何改善的问题!大家都可以看看,只要脾胃不好的宝宝症状都相似!

有一些疑惑我都会认真回答!所以都可以做参考。还有关于我提到的换药问题,其实有些冒失,换药存在风险,如果宝妈能用一般成份简单的健脾药达到效果就不要盲目换,能靠食补更好,在用药期间大便颜色一般偏深,是药品颜色的关系。在停药后,大便可能会反弹,但不要急,不要立马又开始吃药,还是要再观察几天,这是脾胃失去药物这个靠山,一下子独立不适应,但只要脾胃真的是养好了,没多久就能靠自身的力量正常工作!

我想应该跟大家介绍下脾脏这个器官到底是何物,它到底多重要!我会用很不专业的词大致描述一下,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我主张健脾养脾一辈子!

我们应该都知道"肠胃",说到肠就能马上联想到胃,其是中医里,脾胃肠是一体的。我在这边就把胃形容成进口,脾脏形容为机械,肠道就是出货通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靠脾脏加工,如果送进寒凉食物,首先需要加温!脾脏加大工作量帮助胃,然后消化吸收,送往各个器官,由于脾脏过渡劳累,在出货时没有体力好好包装,最后就出来五花八门的大便。一开始把仅存的体力好好打包了,但货太多,后面的实在顾不得,就成了前条状后烂甚至稀。若加工把体力全耗尽了,别包装了直接出货吧,就成了烂稀的大便。机械一直在超负荷的工作,从不保养,机械越来越老化,不管送进去什么食物,再也没有体力去工作了,其他器官就得不到营养!就出现了亚健康的症状。

另:不能吃湿热的水果,如芒果石榴菠萝等生长在热带国家的水果,脾喜燥,一些蔬菜也是,大家给宝宝吃食物的时候请百度百科一下,所有的食物都有性!性平最佳之后是性温

不要给孩子吃桃子!桃子是很难消化的水果,一直有句话叫:桃饱,就是不容易消化让人产生饱腹感!

开荤不要过早!蛋白质对宝宝来说是很难消化的!如果八个月可以开荤,但宝宝大便处于消化不好的情况下,就晚一二个月,还是要等肠胃能正常工作才吃!

待孩子脾胃养好了,吃什么都可以,不要急于现在恶补!

关于益生菌,我个人觉得只有严重拉肚子的现象下,才需要益生菌,你们可以观察靠吃益生菌治疗的孩子,要么是常吃,要么好了不吃又反复!关键不治本!而通过健脾控制饮食,一旦大便优良,停药后,注意饮食,大便一直会很棒,根本不需要再吃药!

再说下腹泻!很多人会把腹泻归于肚子受凉!于是加衣保暖,在夏天由于捂的热发痱子!为什么有些孩子夏天会发痱子,有些不会?首先拉肚子不一定是肚脐受凉,大多都是消化不好,而发痱子却是因为肺热!肺热是通过肠子排热的,大家知道吗!通过排便可以解热!为啥发烧不容易大便,若你喉咙疼痛好好解一次大便,喉咙立马能舒畅起来!喉咙疼痛也是肺热引起!肺热还会走的一个途径就是皮肤!痱子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出现肺热伴随拉肚子,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因为肺热最好吃梨,梨又是凉性,而拉肚子又是因为脾胃不好,又不能吃冷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好好保养孩子的脾胃,脾是肺的妈妈!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admin)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