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暑假,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李新明收获了一个新称呼——“小李老师”。
“注意笔锋的运用,这样写出来会更漂亮。”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青阳街道朝阳社区的“童伴之家”,一群小学生认真地按照“小李老师”的指导,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
这是荣县暑期“爱心蜀托”公益性假期托管项目中的一幕。为解决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荣县团委依托各镇街“童伴之家”,在2025年暑期开设12个托管点,面向6至12岁少年儿童提供托服务。
包括李新明在内,中南民族大学“羽梦”支教队的14名同学成为了今年暑期“爱心蜀托”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陪伴,让托管班的孩子们收获了更多快乐。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带的班级里一名小男孩。”大学生志愿者陈泳希记得,在开课仪式的自我介绍环节,这个小朋友很害羞,说话声音也很小。后来,陈泳希常常与他互动。“我会经常鼓励他,希望他上课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活动。慢慢地,这个孩子就能勇敢地在课堂上发言了。课程结束时,我送给他一个小赛车模型作为奖励,当时他开心极了。”回想起那个瞬间,陈泳希骄傲地说:“我觉得自己的志愿工作十分有意义。”
“能给孩子们教课,让我觉得很幸福。”大学生志愿者宋绍婷说,她最喜欢课间的时候,孩子们都围着志愿者一起玩游戏。“每一个小朋友都很可爱。做志愿服务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纯粹真挚的爱,也让我迅速成长了。”
荣县暑期“爱心蜀托”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有保障、有陪伴的暑期成长环境。据悉,今年暑假,该项目累计服务儿童400余人,托管总时长超过1100课时。
该项目的运行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我们是双职工家庭,这个托管班的举办对我们帮助很大,解决了假期里孩子无人看护的问题。”家长程杨莒说。
荣县团委负责人表示,相较以往,今年暑假开展的“爱心蜀托”项目覆盖的托管点位和人数均有大幅提升。课程内容也从最初的“兴趣+体育”为主,升级为“核心+拓展”的多元化体系,还融入了红色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荣县团委副书记张佳说:“未来,荣县将继续做好‘爱心蜀托’公益项目,鼓励更多有条件的村(社区)‘童伴之家’开展项目,动员更多志愿和社会力量参与,让‘爱心蜀托’成为一个常态化、体系化、多元化的假期关爱模式,持续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垂直聚焦性健康,在STD防治、快检、IVF配套服务、HPV三级预防、HIV综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