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新闻

麦迪格眼科医生解答小学生近视防控四个常见问题

时间:2021-09-08 17:24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小学生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孩子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吗?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保护孩子视力……麦迪格眼科医生通过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最新颁发的《小学生防控近视手册》,给出了答案,一起来了解。

一、 小学期间多久做一次视力检查合适?

许多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不会表达看不清楚东西的感受,家长往往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因此,定期给孩子做视力检查,就成为早期发现儿童近视或其他眼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

小学期间是近视的高发阶段,麦迪格眼科医生建议家长每隔6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同时建议进行眼轴长度测量,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眼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预防近视。如果孩子诉说视力下降,应当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二、 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吗?

麦迪格眼科医生表示,实际上,近视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戴眼镜,视网膜一直都成模糊像,大脑中枢会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例如:动眼调节、眯眼、歪头等)来改善这种模糊的像从而提高视力,长时间会导致视疲劳,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增长。

因此,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以帮助清晰地看东西,缓解视疲劳。如果近视的孩子不能清晰地看世界,可能会错失学习、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家长需要注意,如果孩子两只眼睛近视度数差别大,一只眼睛度数低,另一只眼睛度数高,双眼一起看可以看清。一些家长觉得这样不必戴眼镜,但是,实际并非如此。两眼视力差距大,长时间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双眼融像功能,抑制视力不好的眼睛看东西,影响双眼的立体视觉,从而使视力不好眼变成弱视。

划重点 :

一般来说,对于近视的孩子:如果近视度数不超过100度、看远时不受影响,可以暂缓佩戴眼镜,定期复查;如果近视度数已超过100度, 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学习生活受影响时,应当佩戴眼镜。

三、 戴眼镜会不会让近视度数越来越深,眼镜再也“摘”不下来?

麦迪格眼科医生表示,发现孩子近视后,一些家长会抵触孩子戴眼镜。一是认为影响外观,二是根深蒂固地认为戴眼镜会让近视度数加深得更快,再也摘不下来眼镜了。这种想法究竟可不可取呢?

01 度数加深与环境及遗传相关

首先需要明确,近视度数的加深与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度数合适且质量合格的眼镜一般不会使近视度数加深。如果发现孩子近视而不进行矫正,孩子看东西费劲,便会采取眯眼、歪头等行为努力让自己看得清楚些,久而久之会使眼睛过于疲劳,可能加速近视发展。

02 近视后配戴眼镜是简单可靠的方法

目前,发生近视后配戴眼镜依然是简单可靠的方法。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对于提高近视孩子的远视力,恢复双眼的正常功能, 防止斜视、弱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配戴度数不合适或质量不合格的眼镜可能会造成近视加速发展。规范的医学验光配镜有助于获得度数合适且质量合格的眼镜,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对于配戴眼镜后近视度数仍然加深较快的孩子,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方法来加强控制近视进展,如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采用。

四、 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保护孩子视力?

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01 科学用眼 以身作则

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02 重视户外活动

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建议每天达到2小时的户外活动,从而预防和延缓近视进展。

03 度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 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04 减轻孩子学习负担

配合学校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30-40分钟。

05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发现孩子出现眯眼看东西、上课看不清楚黑板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正,在正规医疗机构的眼科进行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正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06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

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