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新闻

为健康减负 体重管理的终点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时间:2024-12-16 10:01 来源:互联网
字号:

12月12日,由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技术支持,诺和诺德中国公益支持的 “体重管理年”主题交流活动暨“为健康减负”家庭肥胖防治科普云直播,在中国家庭报直播平台、新浪微博、百度健康、优酷、中国家庭报视频号、抖音、快手、看健未来2030视频号多平台同步播出,全网观看量316万,成为汇聚多方合力、共谋家庭肥胖防治发展之道、推动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重要交流和科普宣传活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天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冯雪共同出席活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有关领导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与许多慢性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重管理工作就是通过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干预的“小切口”,推动提升人民健康整体水平提升的“大工程”,对控制和减少慢性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有关领导强调,在“体重管理年”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在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和体重管理社会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中国家庭健康大会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凝聚共识、合作交流、科普宣教,让“为健康减负”的理念深入寻常百姓家,筑牢体重管理工作的“家庭根基”。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天庆结合自身减重经历,为活动作《把健康生活方式融入体重管理全周期》的精彩演讲。他表示,中国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持续增加,而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则是肥胖、慢病高发的根源,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逆转慢性病,生活方式医学可以为预防和治疗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推进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做好体重管理工作,临床医疗机构责无旁贷,他呼吁,公立医院作为主体,要大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体系,做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引领者、践行者;各方应学习健康理念、健康知识,思考体重管理的现实差距和能力差距,共同参与、规律行动,最终改变生活方式,成为健康责任人、健康践行者。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推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普及肥胖防控知识与技能,增强全民健康体重管理意识,活动现场重磅发布了《体重管理专家共识(科普版)》。

 

 

图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天庆(左三),中国家庭报社总编辑叶冬(右三),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林琳(左二),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教授郭建军(右二),中国医院协会健康运动学组组长,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牛国卫(左一),诺和诺德中国企业副总裁林敏(右一)共同发布《体重管理专家共识(科普版)》

《体重管理专家共识(科普版)》是中国家庭报社联合各有关单位共同撰写,从科学认知、生活方式、重点人群管理、诊疗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体重管理观念。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推动“体重管理年”工作走深走实,离不开政策统一部署,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探索和共同参与。来自医疗健康行业的科普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科普能力提升、重点人群精准管理、支持性环境建立三个议题深入探讨,为“体重管理年”出谋划策,为健康体重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冯雪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冯雪以《为健康减负 体重管理的终点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为题做分享,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她认为,科学管理体重,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好的生活方式是润物无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绝不是推倒重来,欲速则不达,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要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医生需要投入到“大科普”中, “每一位医生都应拿出和写论文一样的精神来做科普,有一种力量叫全民参与的科普力量”,讲好科普和写论文一样,都需要专业知识的表达,循证医学证据,又能触达民众。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