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至19日,备受瞩目的亚洲妇科肿瘤学会(ASGO)年会暨第67届日本妇科肿瘤学会年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作为妇科肿瘤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妇科肿瘤诊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吴玉梅教授率团队出席,四位成员作专题报告及壁报展示,向世界展示中国妇瘤领域的创新突破。
会议涵盖各种主题和观点,包括子宫内膜癌分期系统的新视角、AI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宫颈癌根治术、妇科癌症影像学检查的最新进展、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等,确保深入交流妇科肿瘤治疗的思想和知识。各国专家针对疾病诊疗思路和知识的深入交流,共同促进妇科肿瘤的长久发展。
本届大会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肿瘤科的青年医师进行了现场发言和壁报交流,不仅展现了青年医生的学术风采,也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我院妇科肿瘤科共有5项研究成果入选本次会议,其中口头报告4项、壁报展示1项。
会上,何玥医生分享了ZBTB5通过调控BCL6增强宫颈癌紫杉醇耐药性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转录因子ZBTB5通过核定位激活BCL6表达,从而增强宫颈癌紫杉醇耐药性的关键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阐明ZBTB5-BCL6通路在宫颈癌紫杉醇耐药中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逆转耐药提供了新靶点,对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吉晨医生汇报了宫颈鳞状细胞癌中 KCP 在介导紫杉醇耐药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通过构建KCP基因敲除的SiHa细胞模型,进行紫杉醇诱导后,通过相关细胞功能实验,发现KCP敲除可抑制紫杉醇作用下SiHa细胞的克隆形成与增殖能力等。该研究为逆转宫颈癌化疗耐药提供了新靶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数据已公开于在线数据库。
2024级研究生杜卓颖汇报了构建小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衍生肿瘤组织移植(PDX)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本研究探讨了在雌性生殖系统小鼠中构建妇科肿瘤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PDX)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PDX模型构建具有可行性,其中卵巢癌建模成功率最高(60.0%),为个体化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2024级研究生王胜倩汇报了近 60 年来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变化。研究纳入18,921例确诊患者数据显示:宫颈癌(53.88%)、子宫内膜癌(23.00%)和卵巢癌(15.42%)位居前三,其中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内膜癌和卵巢癌则趋于老龄化。研究特别指出,近20年随着宫颈癌筛查普及,早期诊断率提升,但晚期卵巢癌比例仍居高不下。该成果为北京地区妇科肿瘤防控策略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亚专科建设对提升诊疗水平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不同年龄段肿瘤谱系差异对精准防治的指导价值。
吉晨医生进行壁报展示研究成果:KCP蛋白作为预测宫颈癌紫杉醇耐药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团队成员进行会议提问及讨论。
此次东京之行,不仅是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实力的展现,更标志着中国学者在妇科肿瘤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医无国界,学术共进。” 吴玉梅教授团队用专业与热忱,再次书写了中国妇瘤学科的精彩篇章!
“数字百行,与U共赢”,2021 UCloud优刻得渠道招募会五城巡展第二站,5月2
生活中,很多被孩子生长发育问题困扰的家长到医院寻求帮助时,都会被医生告
12月19日至20日,由健康报社、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