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新闻

2025第十二届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年会暨第三届垂医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学习班圆满落幕

时间:2025-07-11 17:07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字号:

2025年7月4日至6日,一场汇聚呼吸介入领域智慧与力量的盛会:“2025第十二届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年会暨第三届垂医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学习班”在北京圆满落幕,为行业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盛会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协办,以“规范、普及、提高”为宗旨,搭建起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技术传承平台。

理论与实操结合,夯实技术根基

7月4日,第三届垂医呼吸内镜介入技术学习班在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报告厅率先开启。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伟,副院长崔宏力、程少为、黄春雷出席会议。包括医院呼吸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张杰在内的业内10余名专家参会并授课。

崔宏力首先代表医院致辞。他讲到,一直以来,医院特别重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在张杰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辖区百姓健康奠定了基础。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为百姓健康再添助力。

在理论授课环节,业内权威专家聚焦呼吸内镜介入的核心技术,从麻醉管理到EBUS-TBNA、各种导航技术,从软、硬镜、胸腔镜操作到气道支架放置,结合丰富临床视频与实战经验,为学员带来了系统且深入的知识讲解。

下午的实操演练更是人气爆棚,100余名学员分组参与软质/硬质气管镜、胸腔镜、虚拟导航机器人支气管镜、EBUS-TBNA、RP-EBUS、冷冻肺活检等多项技术实操,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感知,为后续学习筑牢基础。

学术盛宴启幕,亮点纷呈引关注

7月5日,大会正式启幕。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呼吸介入领域的新趋势、新突破。会议由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程渊教授主持。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卫健委呼吸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王广发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介入学组组长,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时悦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介入呼吸病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呼吸病学创新产业联盟主席李强教授;现任主任委员、卫健委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张杰教授;以及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分别致辞。令人惊喜的是垂医-海德堡胸科医院呼吸内镜中心特聘专家Herth教授,也不远万里前来参会,既肯定了呼吸介入学科发展的成果,也为未来方向注入了信心。

大会围绕技术创新、良恶性气道疾病治疗、经气管镜技术诊断、肺小结节诊疗、呼吸慢病及胸膜疾病治疗几大核心版块,设置30余场专题讲座,专家们针对临床难点、热点展开深度探讨,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思维。

接下来由张杰教授精心设计两场辩论环节成为全场焦点:第一场在林殿杰与周红梅两位专家就“可弯曲内科胸腔镜与硬质胸腔镜能否相互取代”展开激烈辩论,观点碰撞点燃现场气氛。第二场观点争鸣是专家们对精彩纷呈的手术转播进行辩论。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应急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的呼吸介入团队,通过手术演示向大家呈现了经皮冷冻消融术、EBUS-TBNA、经电磁导航引导OBCT下微波消融术、球囊预置+冷冻肺活检(术中ROSE)+EBUS-TBNA等技术操作,更是将盛会热度推向顶峰,前沿手术通过直播呈现,吸引4200余人在线观看,术后专家点评更是字字珠玑,让线上线下观众均收获满满。

大会圆满落幕,共赴未来新征程

7月6日中午,大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张杰教授在总结中感谢各方支持,强调将继续秉持“规范、普及、提高”的宗旨,推动学术交流与技术精进。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行业力量的凝聚,相信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呼吸内镜和介入学领域必将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