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新闻

院长董家鸿院士率队在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领航”系列讲座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5-04-15 12:18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字号:

4月7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协办的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院士、北京学者“领航”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北京天坛医院忠诚楼报告厅举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主持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肿瘤科主任医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长聘教授李国新,以及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长聘教授王广志分别以“如何构建精准外科工程化技术体系”为主题作学术报告。

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院士、北京学者“领航”系列讲座旨在有效发挥医学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推进医学科技创新的探索和实践。该系列讲座每月举办一场,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十六场。

董家鸿院士的讲座围绕“精准外科范式与技术体系构建与实践”展开,分别从精准外科的源启与迭代、精准肝脏外科的核心技术、精准肝脏外科的主导术式和精准肝脏外科范式的构建与推广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他指出,精准肝脏外科这一崭新理念和范式,在肝脏手术中遵循最大化病灶清除、最优化器官保护、最小化创伤侵袭三大原则(3M),以确保手术实现安全、高效、微创的多重目标。

李国新教授的讲座围绕“临床技术创新路线图——IDEAL框架指引与实践”展开,详细阐述了IDEAL(创新、开发、评估、应用和学习)框架,系统分析了外科技术的创新路径,从确定概念、技术开发、探索验证、最终评价以及长期监测角度展示了外科技术如何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之间找到平衡,鼓励青年医师在各自的临床领域中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成为创新驱动的领军人物。

王广志教授的讲座围绕“医工融合--推动神经外科智能化手术装备发展”展开,分别从医疗器械的宏观政策、医工融合诊疗方法创新和神经外科智能器械的研究与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构建起"问题发现-原理突破-样机验证-临床转化-产业推广"五步转化路径。他强调,所有的创新和改进都应该回归到临床,医工融合需要医生的深度参与,不断进行成果验证和改进,形成良性循环。

此次讲座广受欢迎,来自市属医院、科研院所300余人现场参加讲座,并在交流讨论环节积极向三位专家提问。最后,董家鸿院士对年轻医师的成长提出建议,鼓励青年医师从临床问题出发,开展临床驱动型医学研究,建立"问题来源于临床、研究服务于临床、成果验证于临床"的闭环研究模式。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