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卫生健康信息学会主办的2025“健康中国巴渝行”前沿医学与健康科普大会在重庆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卫生健康领域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医疗机构负责人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驱动数字健康创新与实践”主题,进行政策解读、学术分享与场景化实践。
会议现场(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供图)
大会现场,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方平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医疗新范式”为题,描绘出AI重构医疗流程的图景,从影像识别到基因分析,AI算法让“精准医疗”成为现实,现场展示的DeepSeek大模型临床验证数据更是引发了热烈讨论。重庆市医保局专家罗成、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肖忠意教授、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段然教授等,分别从医保应用、法律视角、智慧医院应用等不同维度,深度解码AI医疗新范式。
场景化实践环节,重医附属璧山医院宣传科负责人胡悦建分享了“数字医生下乡记”,让一名山区患者借助“AI数字医生”成功获救,如今“500+智能医生数字体”已覆盖全区村卫生室,日均处理咨询超2000次,技术普惠的温度直抵人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杜建霖教授带来的“宽仁慢病通AI管理平台”,助力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大幅提升,AI管家为患者定制动态干预方案,收获患者高度认可。
技术攻坚领域,DeepSeek破解医疗智能化痛点。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段然教授披露了本地化部署的“三重攻坚战”成果,AI辅助诊断系统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满足临床实时需求。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海东教授、九龙坡区中医院周昌伟教授等,也分别展示了人工智能辅助肺癌多学科精准诊疗平台、“多模态骨伤科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为医疗诊疗开辟新路径。
AI 技术正从诊疗辅助工具升级为医疗生态重构的核心力量。本次大会通过 14 场主题演讲与案例分享,全面呈现 AI 在医共体建设、慢病管理、基层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川渝乃至全国数字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期待 AI 技术持续突破瓶颈、强化合规监管、推动普惠应用,助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为公众带来更智能、精准、便捷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