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的诊室里,27 岁的小凡终于摆脱了困扰 6 年的 “双重世界”—— 经过斜视矫正手术、术后验光配镜与双眼视功能训练,他的眼位已恢复正常,曾经严重影响生活的视物重影症状彻底消失,受损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回归。

时间回到 6 年前,小凡突然发现自己看东西时会出现重影,同时伴随眼向内偏斜的情况。这一症状让他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备受影响:走路时难以判断物体距离,工作中看电脑屏幕没多久就头晕目眩,甚至连简单的阅读都变得十分困难。为了摆脱 “双重世界” 的折磨,小凡多方打听后,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寻求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的专业帮助。
接诊后,杨秋艳主任立即为小凡开展了全面详尽的眼部检查,每一项数据都精准锁定病因:小凡双眼裸眼视力均为 0.04,属于高度近视范畴,配戴右眼 - 5.50DS/-0.50DC×180°、左眼 - 5.25DS/-0.25DC×165° 的矫正眼镜后,双眼视力可恢复至 1.0;但眼位检查结果却不容乐观,33cm 看近及 5m 看远时,眼位均向内偏斜 25 三棱镜度,且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完全受损。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杨主任明确诊断小凡为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急,且患者多会伴随明显复视,好在小凡的眼球运动功能正常,经过术前评估,具备手术矫正的条件。” 杨秋艳主任在与小凡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诊疗计划。在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与颅内疾患风险后,手术如期开展 —— 杨主任精准操作,为小凡实施了 “左眼内直肌后徙 6mm” 手术,整个过程规范有序、安全顺利,成功达到预期矫正效果。
术后,杨秋艳主任根据小凡的恢复情况,为其调配了适配的矫正眼镜,并制定了系统的双眼视功能训练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小凡的眼位已稳定在正常范围,视物重影症状彻底消失,曾经受损的双眼视功能也在逐步恢复,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清晰、舒适地观察世界。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典型特点是发病急、伴复视,多发生在 5 岁以后,由于患者此时双眼视功能已基本健全,所以会明显感知复视症状。” 杨秋艳主任结合小凡的病例,进一步科普这类疾病的特性,“这类患者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但确诊时需进行神经科检查以排除颅内疾患,且患者对内斜视与复视的发病日期通常记忆清晰,无麻痹性斜视的眼部及神经科体征。”
对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原因与高发人群,杨主任介绍:“主要与融合功能失调、解剖因素及调节因素相关,常好发于糖尿病患者、学龄前儿童、眼外伤者等人群,此外,精神紧张与中枢系统疾病也可能诱发本病。其典型症状就是内斜视与复视,但眼球运动功能良好,各个方向转动均正常。”
在治疗方案上,杨秋艳主任强调:“目前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若内斜度数较小、复视对生活干扰不大,可采取保守治疗,通过配戴最低度数的底向外三棱镜中和复视,保守治疗周期通常为 0.5-1 年;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内斜度数过大,则需待症状稳定 6 个月以上后,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调整眼外肌位置,恢复正常眼位,进而重建双眼视觉功能。”
同时,杨主任特别给出预防建议:“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容易突然诱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导致视物重影。若出现突然眼位偏斜、视物重影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排除颅内疾患风险的同时,尽早干预治疗,避免视功能进一步受损。”
小凡的康复案例,为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将继续依托专业的诊疗技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更多斜视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帮助他们摆脱视觉困扰,重获清晰、健康的 “视” 界。
一边看电视一边还在用手机收发信息,邮件,甚至玩游戏,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很
睡眠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老年人都被睡眠不足的问题所
大麦茶在东亚地区非常流行,在日本料日常喝大麦茶,用以清除吃生鱼片后口中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代谢器官。肝好不好,跟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肝
没药(mo yao),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没药则来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说,如果要想预防抑郁,
紫外线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体来说,每天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促进皮肤中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