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评谈

大医精诚的践行者——张明科教授

时间:2023-10-28 12:26 来源:互联网
字号:

他潜心半生,立足临床,践行民族医药挖掘,传承中医药新药研发,以现代创新思维打开中华中医药文明宝库,孜孜不倦,默默奉献,他即是张明科 教授。

他以独特的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助力于炎黄子孙强身健体;以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哲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与时俱进;用新时代触角将创新与传统有机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明创造出多维健康产品。为擦亮祖国中医药文化名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是西京中医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复视明”胶囊、“显迪喷剂”、“王储三高”发明人;他是中医药界典型代表之一。

他传承中医药经典,弘扬中医药文化,孜孜不倦献身于中医药事业,默默践行于中华中医药长河之中。以毕生祈愿,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为:

1、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副会长

2、中国抗癌协会高级研究员

3、西京中医药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张明科教授 论医学与哲学的思考

一、宇宙中有两种物质,即:明物质与暗物质。

1、明物质:如星球中的银河系、太阳系等。

2、暗物质:如今发现的灰洞、量子纠缠等。

二、人体也有两套生命系统,即:明物质与暗物质。

1、明物质:是建立在“尸体”系统解剖学之上。是通过直观可看到连接组织器官之间的血液循环系统,传导防御系统等等,如血管、淋巴管、神经系统等。

2、暗物质:是建立在“活体”经络系统,我们不可直观看见却能感应到。因为,它时时刻刻链接着机体各脏器与组织之间气的通道,虽然我们平时看不到,但它客观存在。如我们看不到的飞机的航线,手机信号,飞机却按部就班的起飞降落连接着整个世界,手机随时可沟通信息一样。人体内正是有直观看不见的气道,但它随时随地接收着宇宙能量来维持生命存在的意义,同时也被负能量所干扰着。

三、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在直观中既可看到森林又可看到树木,还能看到树木的枝叶分类形态及四季的变化,具有宏观辩证思维(八纲、卫气营血、阴阳、五行、六淫等) ,是站在朴素辩证法思维中看待生命“阴消阳长”规律,是智慧的人们长期经验学、悟道学、规律学、哲学文化范畴。他认为规律是主人。

四、西医思维

现代医学只看到树木及细胞,却忽略了树木来自森林,自己的“三素”(维生素、激素、抗生素)是循证查找消灭病原体,研究生命局部的科学,属于对抗学,科学是仆人。因为,发现科学是为解释和总结规律而服务的。

五、哲学思维

哲学,是研究一切事物规律的形而上,研究的对象没有形状,在规律中发现变化。所以,我们把它叫“形而上”,是完全靠一个人的慧根去感悟去体验。哲学思维的特点不会老化,但可以传承,如:老子,孔子,苏格拉底等哲人思想及语录至今永远褶褶生辉,它适合与各个时代,各种民族人民共享。

六、科学思维

科学,是研究与其具有形状和聚点的内容,所以我们叫“形而下”。它是靠发现证据及数据分析来完成验证 ,数据越细分,科学性就越高。但是,科学可老化,常常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又叫创新),比如,去年的计算机软件今年就需要更新升级,前几年的科学杂志如今就可能被新科学所淘汰等等。

七、总结:

二者分析比较后,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彼此无法在同维度等位比拟。所以,我认为医学应该站在哲学的高度,理性思维去指导发现生命规律才更具其价值。祖国医学在几千年前就做到了这一点,叫“整体观与辩证观”,又称朴素的临床辩证思维。

张明科:从“互根相生”谈“体用”论

中医思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体”,一个则是“用”。二者之间既相互贯通,又相互影响。

“体”是中医文化内涵的“道”,也是明医必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与素养;“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实践的方法技能产物,包括传统医学各种疗法,临床治病理、法、方、药(外治、推拿、针灸、拔罐)等养生保健康复文化。

如今,中医人在临床上大多偏重理、法、方、药、术与“用”的层面,去体现专业技能,以“用”在临床实践中服务于众患。但“用”是依赖于“体”而生存,只有悟懂了“体”的层面,再以“用”实施于临床,一定会有韧有余,得心应手,手到病除。才能体现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朴素理论的真正内涵与价值。

中医以“天人合一”辩证思维去观察疾病,涵盖了天地之道,生命与自然生息之道,脏象活动的外像之道。故不单拘泥于治其身病,更具有“攻心”的多维境界,观象医心,以心施药,乃为上医。

凡大医者,临诊之余应多悟自然与生命相关的奥秘,人与四时之气变化受影响的轨迹,磨砺心境,悟道“心”与“灵”;“心”与“体;“心”与“用”的本真,真正做到医与“心”去沟通,以“体”的能量去疗病。

中医的“体”不仅是指导临床的学问,更是指导中医人做人处事,利他利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须高能量掌握中医的“体”,则需有更大的心量与观天地的维度。只有心量越大,对“体”的感悟就越深,就越有可能指导自己在“用”的层面随心所用,在临床和学术层面有更有大的作为。

这里所提出的心量,可以自悟为胸怀、本心、利他等人文精神。

周总理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警问,我们可思考为什么而读书,读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为多挣钱,为升官发财,还是为了更好更多地帮助到他人?只有心量不同,所体验到成就感就一定不同。

纵观医界大家,无一不是心量豪大之人,他们不但不忘初心,而且一心利他, 甚至施药不收药费,倒贴钱给患众。正因如此,他们才成就了自己的医名图腾,代代不衰,永载史册。可见这样的大医大德精神对“体”的感悟,其境界高度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的初心是在事业上成为名医,或者雅筑医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宽宏的心量在“体”的境界中去实现“用”的实践。就需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持,默默无声的修为,未来事业一定会有大成就。

观今社会,虽在医术上判断医生的水平,但真正的明医,其医术首要体现在医德与疗效层面。以德为先,仁心仁术,大德之医临证境界就越自如,其临床疗效一定会更好。

医术的高低不是医院高楼大厦所决定,而是医生医德与仁爱之心境所决定。大厦中有的医者自感自己医术不错,却门庭冷落。请问,自己有没有让人求己的价值与理由。“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呼吁医者闲暇之余,多自我反省,应该在“体”与“用”中会找到答案。

“体”与“用”在大学已学了太多的“用”,临床上则更需在“体”上提高自己,在复杂多变的临证中“察秋毫,辨是非”提高自己判识力,以“体”导“用”于临床,医疗水平一定会提高。

所以,扩大心量,提升自己中医素养与医德,才是中医临床取得大成就的法宝。舍此,一切皆是偏门。

振兴中医药文化,须先提高医术本能,多在“体”的层面思考去感悟,最后指导于临床,以“体”携“用”去验证于临床,才可真正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伟大复兴,更好的造福桑梓。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