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评谈

回访方舱医院读健康时报小女孩:每天都想念爷爷 ,成绩学年前三

时间:2020-10-18 20:30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健康时报记者 张赫)2020年2月20日,健康时报武汉一线记者进入武昌方舱医院直播,遇到了在横岗方舱唯一一个未成年患者---11岁的小女孩瑶瑶(化名),当时瑶瑶在病床前的桌子上写作业,看到记者带来了当天出版的健康时报,马上认真的读了起来。由于直播时间要求,记者当天没有和瑶瑶好好地聊聊天。时隔八个月,武汉全面复苏,全国的烟火气都回来了。健康时报记者重回武汉,回访瑶瑶和当时在方舱医院里住临床的新冠患者瑶瑶妈妈,一起回望了这场疫情中的风雨、一个普通家庭的改变与成长。


今年2月20号,在武昌方舱医院看当天出版的健康时报的瑶瑶


10月的瑶瑶,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

2020年10月8号,武昌区雄楚大道。晒湖小区北门前,车如流水,人头攒动。

如果不是在2月看到过整条街、整个小区戒严的样子,没有人会把这个坐落在市中心的小区和“疫情重灾区”几个字联系在一起。

晒湖,也是当初武汉第一个方舱医院、武昌方舱里收治的1000多名新冠感染者里唯一一个未成年患者---11岁小女孩瑶瑶居住了11年的家。这个家庭,曾经一家5口全部感染。

如今,距离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已经260天,距离武汉解封也已经184天,在这场伤痛过去后,武汉的新冠家庭,到底怎么样了?

11岁的瑶瑶说,她还是和从前一样,是学校里的升旗手,是成绩学年前3名的学生,也是民族舞特长班里最努力的那一个,但她很想念爷爷。

爷爷的最后一面

“我家在五楼,只要我一上楼梯,爷爷就能听出是我的脚步声,然后放下手里的事儿,马上去做饭。”说起疫情后最大的改变,瑶瑶一点没思考犹豫,马上说了两个字:爷爷。

隔了几秒继续说,爷爷不在了。

“腊月27那天,爹爹突然说吃不下饭。”瑶瑶的妈妈向洋回忆说,没有其他感冒症状,当时一点没觉得公公有可能是“那种病。”但又过了一周,83岁的公公就已经完全吃不下饭,丈夫也开始高烧,全家人立刻警觉了。

身高187、体重180多斤的公公被56岁的儿子背着下楼送到了医院,直到2月6号,这个武昌铁路局退休、从前身体英朗到看起来就像70岁的老人,被确诊双肺重度感染,核酸阳性。由于要回家等社区电话通知床位,家人又把老人抬回了家。

“拿到结果后我中国人都懵了,因为这一周一来都是我在照顾爹爹,连老人咽不下去的食物和呕吐物都是吐到我的身上。”向洋在回忆起家里第一个确诊患者出现的时候,眼神里依然满是慌张和恐惧,然后很重的语气说:“现在就后悔没早点把孩子隔离起来。”

为了减少“损失,向洋和丈夫商量,在三居室的家里给公公单独隔离一间,再选瑶瑶的房间,同步把孩子隔离了起来。

“自从那天,我再也没记到过爷爷。”瑶瑶回忆,一直到13号,爷爷被送走去住院,在被120救护车抬着要出门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抬头的爷爷在出门那一刻紧紧抓着门框:他想再看一眼孙女。

向洋回忆,重症患者的毒性全家人都不敢想象,哪怕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她都不能冒险。

“我听到外面的人都在劝爷爷放心去医院,我也在房间里哭着砸门,我舍不得爷爷。”瑶瑶说,后来妈妈告诉她,那天,爷爷一直呜呜呜的说不出话指着她的房间。那也是仅有的一次可能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人路线被确诊。在和妈妈一起在方舱医院治疗的时候,一天夜里的凌晨三点,瑶瑶一家接到了武汉市光谷人民医院的电话:“老人去世了。”

在向洋结婚的12年里,因为有公公,作为儿媳的她从没做过饭,因为工作忙,平时连衣服都是公公洗完叠好,而在接到去世通知的那一刻,向洋知道,这个一直把自己当亲女儿看待的老人,就这么和全家人分开了。

“每次放学回家都还觉得爷爷在做饭,然后每天都会说一句,我一听上楼声,就知道是我孙女回来了!然后边炒菜边笑。”瑶瑶说,一切都回来了,但爷爷不在了。

难忘的6盒牛奶

“爹爹被接到光谷区人民医院后,婆婆也作为患者和家属被安排到了同一间病房,那天是2月13号。”向洋回忆,在2月6号公公被第一个确诊到住院的七天里,全家人的状态都只有一个字:等。

疫情初期,因为没有床位,确诊患者只能拿着核酸检验报告去社区报备,社区和全部定点医院报备,只要一有床位,社区会会直接到家里去接人。

“因为总有邻居是凌晨2、3点被接走,所以自从2月6号,我们就为公公婆婆准备好了所有必需品,那七天,除了孩子,家里的四个成年人都是一整夜的坐着守着手机,生怕错过电话。”回忆起等床位的日子,向洋摘下眼镜擦着眼泪说,那不是床位,是生的希望。

在公公婆婆住进定点医院后,向洋也接到了方舱医院住院的通知。

“正常来说,瑶瑶是要被送到儿童医院的,但是儿童医院床位也紧张,我就求着社区,和方舱医院求情,我要和女儿在一起。”知道瑶瑶的情况后,分管方舱医院向洋床位片区的医生王俊立刻安排了相邻的床位给这对母女俩。

10月8号,再次提起这对母女时,王俊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当时知道有一个11岁的孩子住了进来,我们整个临时办公区都跟着揪心:这家人全部感染了,老人也已经去世了。

因为成年人患者和孩子的剂量和治疗方式都不一样,为了不让过量的药物对孩子成长造成影响,更科学的医治,武昌方舱当时特意从儿童医院调来了医生文川。

“当时文川医生反复对比孩子的CT结果,专门给瑶瑶制定了和其他患者不一样的治疗方案。”向洋回忆,当时文川和其他医生一起会诊时一直反复的说,放心吧,这个孩子我们一定治好,我们会拼尽全力。

为了增强免疫力,文川告诉瑶瑶和妈妈,必须把牛奶当水喝。但是当时物资匮乏,每天每个患者大多数都是分到1-2盒牛奶,作为整个方舱唯一一个未成年患者,瑶瑶床头的牛奶,经常比书还要高。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