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以及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疾病。北京健康促进会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地实施的推进单位,特别发起“真知灼见-“糖心肾”共管共治思考汇”项目,邀请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的专家们,共同探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共病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进展以及疾病综合管理策略等内容,助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本期访谈嘉宾:张弛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湖南师范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专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副组长
湖南省医学会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学专业委员会甲状腺学组组长、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日本京都大学代谢内分泌科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课题8项,著作6部,发表论文80余篇
项目组: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有哪些?
张弛教授: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对肾脏造成的慢性损害。过去,在我国导致慢性肾衰竭的肾脏疾病中,肾小球疾病曾是首要病因,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已超越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这一趋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越来越相似。一旦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甚至肾衰竭阶段,患者可能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这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许多患者由于对糖尿病肾病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疾病早期阶段未能给予关注,从最初的微量蛋白尿到后期的大量蛋白尿,病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恶化,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治疗与干预对于预防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项目组:糖尿病肾病加重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张弛教授:糖尿病肾病加重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代谢失衡和不良生活方式,例如血糖和血压控制不当、血脂异常以及肥胖症,这些因素都会显著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次是使用肾毒性药物,部分中药含有肾毒性成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第三是泌尿系统感染,这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最后是合并其他影响肾脏的疾病,如低血容量、休克等,这些也会推动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因此,在日常疾病管理中,患者应努力将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限制蛋白质摄入,并尽量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若已出现蛋白尿,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以及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在这些药物的治疗下,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的进展速度。
项目组:药物治疗上,糖心肾共管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张弛教授:糖心肾综合征又被称为心肾代谢性疾病综合征,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概念,最初由美国心脏学会提出。它突显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密切联系及相互作用,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策略。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而肾脏疾病则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心脏和肾脏等并发症。在选择降糖药物时,临床医生需全面考虑药物对心肾系统的安全性及潜在获益。
目前,市面上具有心脏和肾脏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GLP-1受体激动剂,例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这些备受瞩目的周制剂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通过抑制中枢食欲来辅助控制体重。长期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对心脏和肾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和肾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此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促进尿糖排泄,同时也能改善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和肾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这些药物能够针对糖心肾综合征进行综合治疗,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帮助患者实现“活得好、活得久”的目标。鉴于患者自行管理糖心肾综合征存在困难,建议前往专业医院咨询内分泌科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项目组:日常生活中,如何开启糖心肾共管模式?
张弛教授:糖心肾综合征与糖尿病相似,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需要综合管理的病症。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糖心肾综合征进行管理和控制。
对于肥胖症及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饮食管理方面,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并且要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左右,蛋白质的比例为20%-30%,而脂肪的比例则应控制在10%-15%。遵循这样的科学饮食比例,有助于患者更有效地控制病情,促进身体健康。其次,规律运动同样不可或缺,它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减轻体重,为患者带来诸多健康益处。第三,血糖监测也应受到重视,患者可以选择使用血糖仪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目前,市场上即将推出多种新型佩戴式血糖监测设备,为患者提供了更多便捷和高效的监测选择。最后,患者还应积极学习糖尿病与肥胖症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糖尿病五驾马车”管理模式,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几个关键事项需要特别留意:一、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尤其是大量蛋白尿患者,这一点要严格遵守。二、低盐饮食,鉴于中国人的平均盐摄入量普遍偏高,部分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因此控制盐分摄入对减轻肾脏负担尤为重要。三、充足饮水,因为饮水不足容易导致酮体增加和结石的形成,所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肾脏功能十分关键。四、谨慎用药,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物,在服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五、注意预防尿路感染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同时避免低血容量等情况,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心脏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心理压力过大不仅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还会显著增加升糖激素的分泌。若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将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与康复。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心肾综合征管理的核心策略,涵盖了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科学规划与调整,帮助患者在生活品质与健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不仅是医学方面的专业建议,也是每个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必由之路。
特别鸣谢
感谢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对真知灼见-“糖心肾”共管共治思考汇项目的支持。
一边看电视一边还在用手机收发信息,邮件,甚至玩游戏,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很
睡眠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老年人都被睡眠不足的问题所
大麦茶在东亚地区非常流行,在日本料日常喝大麦茶,用以清除吃生鱼片后口中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代谢器官。肝好不好,跟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肝
没药(mo yao),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没药则来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说,如果要想预防抑郁,
紫外线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体来说,每天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促进皮肤中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