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百科

马长生:重点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防控与全程科学管理

时间:2021-10-29 10:46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心血管健康,60%靠预防,40%靠治疗改变。”在2021年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亚洲心脏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强调,促进心血管健康事业的发展,需前移防治战线,大力实践以预防为核心的防治策略,通过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全面干预,推动从“治”到“防”、“防”大于“治”的转变,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公众更要重视个人健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根据自身情况排好风险因素的顺序,做好积极预防和管理。

“健康理想,理想健康”是长城会32年来不变的主题。马长生介绍,这一主题的核心不仅为了心血管健康,也是为了实现“健康的理想”,做到“理想的健康”。这其中,注重心血管病预防至关重要。因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预防措施到位,可避免60%至70%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随着经济文化同步发展,吃得更多、吃得更胖、运动更少等生活方式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马长生强调,想要有效解决心血管疾病带来的问题,需做好预防工作,综合防控各种风险因素,而预防的核心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生活。

马长生表示,理想的生活方式与综合的疾病管理可降低心血管病、癌症等多种疾病风险,并引入“心血管健康七要素”的概念。他向公众发出呼吁:前四个要素分别为戒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积极活动,公众可自主管理;另三个要素是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通常需要进行药物干预。血压、血糖和血脂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有相关疾病家族史,则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但患者只要遵医嘱,合理、持续性地用药,就可以大大降低“三高”导致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马长生举例,若患者在20岁发现患有高血压,通过合理、持续用药,血压控制良好,到40岁、60岁甚至70岁时可避免绝大部分高血压带来的脏器损害。相反,若患者不坚持服药、不顾个人的健康管理,到50岁至60岁时就有一定概率发生心肌肥厚、冠心病、脑卒中、脑出血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5岁以下患有高血压、肥胖且抽烟的患者,较同龄健康人群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概率将高出9倍。基于以上案例,他表示,健康习惯至关重要。此外,公众也应关注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科学管理与治疗,避免风险因素发展成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在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压人群占比权重遥遥领先,达2.45亿。高血压作为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易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是死亡,大约占目前所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15%到20%。其次是饮食、吸烟、体重等因素。每个公众应根据自身情况排好风险因素的顺序,做好精准的个人健康管理。社会各方也要做好排序,在经济发展、优质医疗保障和公众健康教育等方面渐进发力。”马长生说。

以高血压为例,马长生提到现在医院门诊有大量的患者前来治疗。但目前整个社会高血压治疗率仅在50%左右,治疗后的达标率更是只有20%到30%。对此,他提出期待:“未来在中国,希望包括高血压在内的慢性疾病能由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乡村村医等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管理和治疗服务。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治疗率争取达到90%至100%,达标率争取70%以上,同时还要帮助患者长期、合理控制血压,将整个社会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提升到合理水平。”

作为临床医生,马长生的本职工作是医治患者;而作为临床专家,他表示教育医生也是核心工作之一。2021年8月,由马长生牵头开展的“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与控制项目”完成全面升级,从终末端的心衰院外管理覆盖到心血管风险的全程管理与控制。他介绍,第一期项目将有望于今年11月覆盖全国500家医院。通过各类培训项目的开展,帮助各地医院和诊疗机构,培养心脏专科医生、教育全科医生,在提升医护人员心血管病诊疗能力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也正在从医院逐渐走进社区、走进家庭。马长生认为:“要运用各种各样的APP,以提升功能实用、操作简便为导向,为用户提供血压、血糖、血脂等多方面的心血管健康管理服务。尤其可探索数字化工具的辅助诊断治疗功能,帮助患者逐步实现科学的健康管理。”

对于如何预防和管理心血管事件,马长生呼吁:“最重要的是做到‘我的健康我做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风险因素管理缺一不可。首先,要下决心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论处于什么年龄段,只要决心开始健康生活,任何时间都不晚;其次,养成一个好习惯,注重多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酒和健康饮食;最后,尤其是患者群体,健康管理更要积极,多投入、多坚持。”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