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斌向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局长Taruna Ikrar赠送了象征友谊与合作的纪念礼物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1日电(李秋莹)近日,2025生命健康大会于上海虹桥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多家机构共同主办,聚焦生命健康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协同创新,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院士专家、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聚焦国际化协作,共话产业新未来
大会以“双向开放・产业共赢出海新航道”为主题,围绕生物医学前沿技术、基因组医学、跨境产业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开幕式上,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旭波、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局长Taruna Ikrar、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斌等嘉宾分别致辞,一致强调在全球视野下加强生命健康领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Taruna Ikrar局长在致辞中强调了全球化时代协作优于竞争的核心精神。他指出,无论是中国、印尼或是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必须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共赢。他进一步分享了全球医药市场的趋势,指出生物药已占据全球1.3万亿美元药品市场的65%,并正在从化学合成药向生物药、进而向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ATMP)演进。他特别指出,亚洲在先进疗法领域拥有巨大发展机遇,并邀请全球投资者与印尼合作。为此,印尼BPOM正持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评审效率,致力于为国际合作与产品注册提供更高效的支持,共同构建通向全球市场的新航道。
杨旭波在致辞中表示,虹桥作为进博会的永久举办地和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区,正全力构建“极简政务、智慧生态、全球资源”三位一体的出海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企业从“产品输出”迈向“生态共建”。蒋斌则指出,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携手国际伙伴共创健康未来。
大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发表题为《生物医学前沿技术的国际协同创新与应用展望》的主旨报告,谭蔚泓院士指出,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出海必须依靠创新科技,而当前已进入“分子医学”时代。他强调,疾病的认知、诊断与治疗必须基于分子层面,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核酸适体、ADC药物等前沿领域的实践,成功实现了膀胱癌的炎癌区分和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分型。他呼吁,要构建“学术高峰”以支撑“产业高地”,通过基础科学驱动的临床研究,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并服务大众健康,方能抓住健康中国时代的无限机遇。 印尼卫生部生物医学和基因组健康中心主任Indri Rooslamiati分享了其国家基因组计划的核心进展。该计划旨在建立本土基因组数据库,以解决亚洲人群在全球药物研发中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她介绍了将基因组技术应用于结核病、癌症等重点疾病防控,并推动其融入临床实践与国家政策的经验。同时,她强调了印尼为促进创新已优化临床试验审批流程,并诚挚邀请全球伙伴在研发与先进疗法等领域展开合作。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重点介绍了香港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与出海所提供的具体服务与优势。他提到,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条件,正积极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通过设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简化药物认证流程(如“1+”机制)、建设河套科技园等具体举措,构建了涵盖融资、法律、知识产权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香港生物科技协会通过举办BIOHK国际峰会等平台,有效连接全球资源,全力助力生命健康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
恒瑞医药执行副总裁张连山分享了恒瑞医药以对外许可驱动国际化的战略经验。通过与国际巨头如GSK、默沙东等的多次合作,恒瑞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平台型授权的升级。他强调,选择对的合作伙伴、拥有差异化产品管线及保留中国权益是关键。目前,恒瑞已在肿瘤、慢病及小核酸药物等多领域全面布局,持续通过创新研发与全球合作推动中国医药出海。
在随后举行的两场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产业出海与创新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大会期间,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斌向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局长Taruna Ikrar赠送了象征友谊与合作的纪念礼物,体现了双方在生命健康领域深化合作的共同愿景。
本次生命健康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国在高水平开放背景下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大会不仅为中外企业搭建了高端对话与资源对接平台,也为中国生命健康企业“走出去”与“融进去”提供了战略指引与实践路径。
当生物医疗拥抱数字科技,将创造无数的生命奇迹。最近,埃
8月26日,素有“中国医药界奥斯卡”之称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在
11月4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