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寿时代来临与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服务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17个新职业,“养老服务师”正是国家为顺应银发经济浪潮而设立的一个新职业,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专业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开辟了新路径。
事实上,在这一职业正式进入国家视野前,泰康之家已率先探索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泰康之家・燕园记忆照护区护理主管李庆港的日常工作,探寻泰康之家整合照护模式如何全方位守护长者晚年生活。
李庆港在泰康之家·燕园记忆照护区陪伴长辈
从单一照护到综合服务 打造专业化养老服务的“泰康模式”
“奶奶,早上好!昨天睡得怎么样?“在跟长辈打过招呼之后,李庆港转身对主责护理师说,“今天奶奶的血压状况如何?今天再给奶奶称一下体重并测量小腿围,如果还是过低,就要联系营养师,考虑增加营养补充的方案了。”清晨的泰康之家・燕园记忆照护区,李庆港的一天从带领护理团队床旁交班开始。关注每一位居民的特殊需求,时刻都在考验着他的专业积累及管理能力。
若遇新长辈入住,他会和医生、社工组成三方评估团队,从身体机能、疾病状况、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到社会心理状态及情绪指标,进行全维度评估;随后制定个性化的照护计划,协调多学科团队开展日常照护服务,并持续跟踪调整——这一流程,贯穿了从评估到执行的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作为燕园记忆照护区的护理主管,评估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李庆港说,“我也考取了养老评估师的资格,评估师基于量表使用、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综合技能对长辈进行能力测量与评估、失能等级判定。”
谈及养老服务师和护理员的区别,李庆港解释道,“相较而言,养老护理员更侧重是根据照护计划和照护要求去执行对长辈的基础生活照料;养老服务师要在扎实的护理基础技能之上,通过学习老年人能力评估来精准把握需求,能够制定高质量的照护计划并监督其执行,能够与协调团队内的其他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并且将自身的经验转化为培训和管理·······真正变成一个老年照护的‘多面手’”李庆港说道。
这意味着养老服务师不仅仅是单纯的照护提供者,更是连接评估、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等多维任务于一体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于专业化、个性化的多元多层次护理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新设立的“养老服务师”职业,旨在涵盖养老行业全流程的关键节点和多维任务,其职业属性体现为服务“链条式闭环”,而这跟泰康之家“以人为中心”的老年整合照护理念不谋而合。
燕园护理公寓1+N多学科团队为长辈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的讨论会
泰康之家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打造了“1+N”多学科照护模式,建立了一支由个案管理师/管家、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岗位组成的多学科服务团队, 为长辈们提供全人关怀、全程陪伴、全周期管理的高品质享老服务体验。
养老服务师职业体系的落地和普遍推广,标志着养老服务行业已从原有低门槛、粗放式增长走向“高质量、标准化、智慧化、高素质人才驱动”的转型新阶段。一方面,服务标准和人才队伍质量的大幅跃升将极大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另一方面,综合型人才的持续供给、职业晋级激励,以及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助力行业构建全场景、全生命周期、全要素覆盖的智慧养老新生态。
李庆港表示,在七年的从业时间里,他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职业的变迁。“现在自己有了国家认定的职业‘身份证’,不仅增强了社会认同感,更让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从职业迷茫到坚定深耕 七年淬炼成就专业与温度的双重底色
研究显示,我国养老领域存在“三高三低”的普遍特征:学历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职业认同低、平均年龄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高。而在泰康之家,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青春养老人”队伍正在崛起。
7年前,20岁的李庆港从养老服务专业毕业,在泰康之家·燕园的独立生活区和护理区的实习之后,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所学、切实帮助有需要的长辈,他选择进入燕园护理公寓的记忆照护区,为患有认知症的长辈提供照护服务。
区别于普通老人的照护,认知症照护的核心挑战,在于应对长辈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抑郁、拒绝照护、昼夜颠倒、情绪暴躁等。初入记忆照护区时,李庆港不知道如何有效引导认知症老人的攻击性情绪,常常挨打挨骂,现在回想起来也会有些委屈:“想不明白为啥我对老人那么好,他们还是打我骂我,有的力气很大,有的说话很难听。有些长辈处在妄想阶段,总是误会你是坏人,次数多了谁都会伤心。”李庆港在最开始的时候曾萌生过退意,但在团队的鼓励下,在专业培训的加持下,他逐渐开始理解了认知症老人的内心世界,掌握了科学的照护技巧,工作终于开始变得得心应手。
认知症长辈在燕园记忆照护区参加非药物疗法活动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认知症中期的阿姨。在李庆港调岗离开一段时间之后,有一天阿姨竟从背后拍了拍他,准确叫出了他的名字。“有些长辈连家人和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但是竟然能记住我的名字。”这让李庆港非常感动,终于从工作中获得了价值感和认同感,也更坚定了他在这一领域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在泰康之家,记忆照护团队的护理师首先需要经过8小时基础导入培训和30个小时在岗记忆照护专业培训,另外还要接受护理操作,如协助转移、协助进餐等的实操训练,需要经过考试和认证才能独立负责认知症居民的照护工作;而像李庆港这样的记忆照护区主管,每年还有长达20周体系管理者的督导培训,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理解这套照护体系。
李庆港跟护理团队进行移位机使用的培训教学
从业至今,李庆港已系统照护超100位涵盖不同分型、不同病程的认知症长辈,参与了《泰康之家认知症照护》教材的编写,助力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专业照护知识体系。2024 年,他斩获北京市第六届养老护理员大赛第三名,更入围 2025 年全国 “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北京推荐名单。
目前,泰康之家在全国共有26家养老社区投入运营,已入住居民突破18000人,养老服务团队约有12000人,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照护、饮食起居、文娱活动等多元化服务。
在当前银发经济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养老服务师作为新兴职业的出现,对促进养老行业标准化、服务高质量转型及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养老产业人才培养的“领军者”,泰康之家一直走在人才培养建设的前列,十年间,泰康之家在东西南北中6个园区设立泰康之家实训基地,创新人才训练模式,助力机构运营服务技能标准统一,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对于社区一线专业岗位人才设置了职业上升通道,让员工更有干劲、有奔头,让队伍更稳定;此外还以产教融合创新的形式,为养老行业破解人才短缺困境提供了经验借鉴。这些 “银龄守护者”,正成为串联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有生力量,让高品质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当生物医疗拥抱数字科技,将创造无数的生命奇迹。最近,埃
8月26日,素有“中国医药界奥斯卡”之称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在
11月4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