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新闻

七旬糖尿老人重见光明,专家疾呼:别再信“等看不见了再做手术”

时间:2025-09-01 15:17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近日,一位因严重白内障近乎失明的七旬糖尿病患者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成功接受手术治疗,重获光明。该病例因其病情复杂性和治疗过程的典型性,再次向公众,尤其是老年白内障患者发出警示:破除“要等眼睛完全看不见才能做手术”的陈旧观念,抓住最佳治疗时机至关重要。

家住南昌的涂奶奶今年77岁,被双眼视力急剧下降困扰近两年。由于身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全身情况复杂,加之坚信老观念,她迟迟未就医,导致病情持续加重。近日,她的视力恶化到视物模糊、无法独立行走的程度,生活难以自理,最终只能由家人用轮椅推着她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求助。

就诊检查结果令人揪心。涂奶奶的双眼视力极差——右眼仅能勉强看见眼前手指,左眼只能感受到眼前手动的影子。经进一步裂隙灯检查,确诊其白内障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膨胀期”,晶体完全呈白色混浊,宛如煮熟的蛋白。

“患者的情况非常特殊且棘手,”南昌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刘学群介绍,“由于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年,晶体膨胀导致前房变浅,白内障过于‘成熟’,眼底情况无法窥清。这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去看后面的东西,根本看不清。这种情况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面对复杂病情,刘学群院长带领团队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并为涂奶奶先行实施了右眼的白内障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来时坐在轮椅上,出院时已能自己“走”回家中。光明的重现不仅恢复了她的视力,更重塑了她生活的尊严。

鉴于第一只眼手术效果显著,8月27日,涂奶奶满怀信心地接受了左眼的手术。术后老人双眼视觉恢复平衡,视物变得更加清晰立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刘学群院长借此病例向公众科普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体内过多的糖分会转化为山梨醇积聚在晶状体内,造成晶状体纤维肿胀和混浊,这往往会导致白内障发生更早、进展更快。同时,糖尿病还可能合并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严重的眼底问题。而过熟的白内障会遮挡眼底,导致这些眼底疾病无法被及时发现和治疗,最终错失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在临床上,我们遇到许多老年人都存在‘要等眼睛完全看不见才能做手术’的观念,这是非常危险且错误的!”刘学群院长强调,“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等待只会让晶体核越来越硬,囊袋稳定性下降,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呈几何级数增加。甚至可能引发晶体源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问题,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针对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眼部手术心存疑虑、普遍拖延治疗的现象,刘院长也给出了解释和鼓励。“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日益精准和微创。尤其是飞秒激光辅助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手术的电脑智能化操作,能够精准地进行角膜切口、撕囊和预劈核,为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等复杂病例提供了更安全、更完美的手术方案。”

刘学群院长最后建议,白内障患者,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一旦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应尽早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千万不要等到‘长熟了’甚至‘过熟了’再手术,早治疗不仅安全,术后视觉质量也更好。”(通讯员 杨甜 王璐)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