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今日新闻

多元探索田园康养路径 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全民健康

时间:2025-04-01 11:01 来源:人民网
字号:

田园康养作为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多元综合体产业,日益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建设深度融合并进的重要路径。

健康湄潭暨第二届中国田园康养大会于3月28日至30日在贵州省湄潭县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央统战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指导、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支持,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承办。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湄潭县田园康养供给体系路径建设展开探讨,并建议深入挖掘当地田园康养价值,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民生福祉的动力。

第二届田园康养(湄潭)启动仪式举行。

锚定田园康养 拉响“乡村”“健康”双引擎

田园康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凭借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全民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田园康养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秘书长董金和认为,田园康养作为新时代乡村产业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创新健康生活方式开辟新路径,“应充分挖掘自然与人文优势,将田园康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推动其与农业、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他还建议,应以独具特色的康养平台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康复疗养等服务业,在开创寓养于乐的康养新思路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田园康养作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融合点,是挖掘各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推动民族地区振兴的重要桥梁。”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丁希松建议各民族地区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田园康养发展之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仅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更将健康理念融入乡村,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期待更多力量以田园康养为纽带,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全民友好、多元融合的康养服务体系,让健康福祉更广泛惠及各民族群众”。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执行主席金大鹏将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大众健康,视为推进田园康养事业发展的一大要义。“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田园康养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模式,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更多可能。它依托乡村的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将健康养生理念融入其中,让人们在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的同时,提升身心健康水平”。他认为,发展田园康养事业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更有助于带动乡村经济繁荣、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挖资源强产业 绘就湄潭振兴时代画卷

湄潭县锚定田园康养新赛道,深挖茶叶、中草药、文化旅游等当地资源禀赋,通过创新构建“特色产业+康养旅居”的田园康养产业矩阵,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湄潭田园综合体建设之路。

在湄潭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张力眼中,湄潭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拥有茶业、酒业、稻田产业等特色产业集中汇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更是围绕“田园康养”这一命题,统筹协调多元特色产业展开探索。“湄潭致力于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构建多元化田园康养供给体系,通过打造田园康养发展平台,推动湄潭自然资源‘变现’为经济优势,以推动产业繁荣赋能湄潭县的长足发展”。

“湄潭县以‘一村一规、一村一俗、一村一品、一村一药、一村一养、一村一画’为抓手,通过打造茶园康养、文化康养、体育康养、医疗康养、智慧康养等项目,让村民们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生态饭’。”在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安七一看来,湄潭县依托当地的独特生态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旅康养发展之路。同时他建议促进健康事业与田园、养老、文化、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等领域创新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业态模式升级迭代,助力湄潭田园综合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药膳产业或是助推田园康养事业集成创新发展的‘支点’,湄潭县可以药膳产业为圆心,深度挖掘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与食材资源,着力打造田园康养的药膳阵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国药膳研究会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晋建议湄潭立足药膳资源,策划开展相关活动,研发多元药膳产品,深度挖掘药膳旅游文化,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药膳魅力,并积极培养契合药膳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全面推动田园康养事业集成化、多元化发展。

丰富康养内涵 多维构筑田园健康生态

为更好建设集生态观光、健康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康养胜地,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营造长寿福地,在挖掘自然禀赋之余,还应持续完善田园康养内涵、创新健康服务项目,助推田园康养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中国健康好乡村执行秘书长姬涛认为,医疗健康是田园康养事业的重要维度之一,在推进田园康养的过程中,可通过开展乡村义诊、搭建远程问诊平台、广泛传播健康科普等举措,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进而带动当地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推动田园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内外兼修,即需要维护老年人的内在功能正常发挥,也需要外在环境协同促进机体健康运作。田园康养在老年友好环境的塑造上大有可为。”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康琳说,田园康养具备健康养老优势,通过满足老年人群在运动锻炼、营养摄入、心理健康、慢病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营造出以外在助力促进老年人机体健康的良好环境。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博士生导师崔东红看来,基于精准医学的非药物整合精神干预可以成为践行田园康养的抓手。“非药物整合精神干预包括心理愈疗、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一来田园的宁静环境能舒缓压力、放松身心;二来运用精准医学指导,科学设计田园康养活动,帮助相关群体积极面对生活,为促进大众精神健康带来助益”。

结合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认为,通过推进田园康养,让城市的健康养老需求与乡村自然资源实现供需对接,对构建健康老龄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多元需求的同时,以旅居养老的方式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促进让老龄实际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届田园康养(湄潭)启动、匹克球签约、匹克球专项基金揭牌、“同心艺术”专项基金揭牌、红眉茶发布等多项仪式于会上举行。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在大会现场向湄潭县捐赠了药品及物资。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