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有了新模式

时间:2025-10-24 10:59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10月22日,记者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获悉,该院生殖与遗传团队基于长沙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健康民生项目”,形成了遗传性罕见病防控的“长沙模式”,该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人类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进展》。

罕见病种类超过8000种,尽管单一病种发病率低,但罕见病种类多,总体人群患病率超过1%,并有约80%的罕见病与遗传缺陷有关。与遗传有关的罕见病被称为遗传性罕见病,这类罕见病的病情复杂,易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遗传性罕见病诊断难、耗时长、干预滞后。在我国部分医疗资源不足地区,更存在对其识别能力不足、基因检测和检测后干预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可及性好的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模式。

2021年,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卢光琇教授、林戈教授领衔的生殖与遗传团队受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联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健康民生项目”。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项目组针对该市85391对备孕或早孕夫妇进行了线上家系调查,并为1414对疑似高风险夫妇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562对夫妇存在生育罕见病患儿的高风险,阳性率高达39.75%。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和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为长沙地区319个家庭提供了生殖干预,成功阻止了141例罕见病患儿出生。此外,基因检测结果使参与项目的25.09%的夫妇优化了生育决策,并改变了32.74%的家庭的生育计划,显著降低了罕见病患儿的出生率。

依托项目,团队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发现“家庭三人同时检测”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因素,而单人检测则可能导致漏诊。这一发现为未来罕见病检测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关键依据。

此外,项目首次在中国大人群中提出并实施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家系调查—基因检测—生殖干预”遗传性罕见病防控的“长沙模式”,从婚检和孕检人群入手,实现生育人群全覆盖的目的,社区人员通过培训高效识别疑似罕见病高风险家庭,结合遗传检测明确罕见病高风险家庭,并对之进行生育指导,有效阻断了遗传性罕见病的代际传递。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可及性好的遗传性罕见病综合防控模式,其不仅填补了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遗传性罕见病诊断与管理的空白,也为全球贡献了遗传性罕见病防控的“中国方案”。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