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有人因过敏而抓狂,有人因抓狂而过敏

时间:2022-07-17 16:28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过敏是一类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疾病,据统计,全球约有22%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的过敏反应为皮肤丘疹、眼红、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但严重时可发生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除了常见的花粉过敏、尘螨过敏、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还有一些人的过敏原比较“奇特”,因而被称为“奇葩过敏体质”,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情绪性过敏。

情绪性过敏是一种心身疾病

当人们处于紧张、压力、愤怒等情绪时,会反复出现红斑、瘙痒等皮肤过敏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 情绪性过敏”。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皮肤是受内外因素影响最大的器官。皮肤在胚胎起源、生物学、成长发育等方面都与情绪、心理、神经系统密不可分。

情绪性过敏是一种心身疾病,和压力、情绪密切相关。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熬夜、压力大、睡眠不规律,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导致过敏症状。此外,情绪起伏剧烈时,皮肤还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加剧过敏反应。

(图源:图虫创意)

因此,突然的压力增加,通常容易引起荨麻疹等速发型超敏反应;而反复的情绪波动,则容易出现过敏性皮炎等迟发型超敏反应。

情绪性过敏或与体质、性格有关,一方面,出现情绪性过敏的人多是过敏体质,遗传因素是导致过敏的内因,如果本身不是过敏性体质,各种情绪问题只可能会让人产生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等。

另一方面,过于敏感、内向的人;或者对于自身过分关注,身体有点变化就特别紧张的人;性格消极,负面情绪多的人,都特别容易出现情绪性过敏。

此外,患者的过往生活经历也可能诱发情绪性过敏,如患者的家人/朋友曾出现过情绪性过敏,这在患者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旦患者自己出现相似情况,就会放大这种担心,进而增大压力。

如何治疗情绪性过敏?

当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变态反应科或者皮肤科就诊,通过检查以确定过敏原。

如果在远离过敏原、进行抗过敏治疗后,过敏症状依然反复发作,或是过敏治疗超过一周没有任何改善,则要考虑情绪性过敏情况。

与其他过敏情况不同的是,通过使用抗过敏药物,往往很难有效缓解情绪性过敏症状,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对于情绪性过敏,需要通过改善睡眠、缓解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来缓解,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尽量使自己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

(图源:《武林外传》)

在心理治疗方面,医生会通过劝慰、开导或采取暗示、催眠等疗法,必要时还会使用一些治疗情绪类疾病的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反复出现皮肤过敏症状会让人烦躁不安,而情绪性过敏又最喜欢和人对着干,你越焦虑烦躁,它越嚣张,因此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尽量放松,保持乐观积极心态,不要急躁。

如何改善过敏体质?

不管是情绪性过敏,还是其他过敏,相信大家都很关心一个问题:过敏能不能根治啊?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不能。而且,过敏体质还有遗传倾向。

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孩子50%以上是过敏体质;仅妈妈是过敏体质,孩子过敏体质的发生概率是50%;仅爸爸是过敏体质,孩子过敏体质的发生概率是30%。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