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阿尔茨海默病可通过抽血确诊

时间:2022-07-08 09:38 来源:互联网
字号: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王蕊 记者江耘)7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获悉,该院章京教授团队协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新发现了一种可用于辅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物——外周血神经来源血浆细胞外囊泡相关标志物NMDAR2A,并创新开发出纳米流式检测技术,通过检查血液中几项标志物的变化,即可辅助诊断或预警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上。

  临床诊疗中,由于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缺乏特异敏感的早期诊断方式及标准,患者依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指标获得确诊时,病程普遍已发展至中晚期。

  “此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标志物Aβ、pTau等蛋白已被学界所发现,但传统方法主要通过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手段复杂、患者接受度低。”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田辰博士介绍,团队研究发现,血浆细胞外囊泡携带疾病相关蛋白及神经来源特异性标志物,这意味着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对阿尔茨海默病进行诊断。这样的检测方式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可大幅度提高患者预后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创新性纳米流式检测技术需要定量测定血浆中含有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NMDAR2A标记阳性的细胞外囊泡,并同时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其他相关标志物。”章京介绍道。

  联合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相比健康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神经来源细胞外囊泡等显著降低。利用综合诊断模型,研究人员发现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对于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超过85%。联合团队在2组不同的独立队列中对该检测技术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章京表示,这一检测方法相比传统的免疫测定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且检测效率更高,为快速体液诊断及疾病早期体液诊断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康)

健康新闻 | 今日新闻 | 头条资讯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yisheng.12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