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聚焦母婴安全、儿童健康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推进优化生育政策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努力提升妇女儿童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为了保障母婴安康,陕西省卫健委在全国率先实施分娩友好服务提升行动,全面实行孕产妇“五色”分级管理,落实高危妊娠专人专管。省财政投入资金1.04亿元,建成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37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33个,形成以省级为核心、市级为枢纽、县级为基础的功能完备、技术精湛、运转畅通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诊体系。
自2020年起,陕西省卫健委累计对510名基层产科医师、94名基层新生儿医师开展培训。自2019年起,陕西省卫健委连续开展9期为期3个月的中长期培训,共计培训950余名技术骨干,积极打造技术优良的产前超声检查专业人才队伍。
由省级危重救治中心按责任片区强化转诊救治服务,积极推广椎管内分娩镇痛、导乐分娩和陪伴分娩,省财政专项列支资金,建立7个省级分娩友好服务培训基地,全面开展镇痛分娩、导乐分娩等技术培训,到2025年培训将覆盖全省所有助产机构。全省306家助产机构均能提供分娩友好服务,试点医院椎管内分娩镇痛率由34.46%提高到67%。
为了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陕西省卫健委连续4年开展9.12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活动,普及预防出生缺陷核心信息。卫健、民政部门联合推行婚姻登记与健康教育一站式服务。2015年至2024年,共为489万人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341万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助力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
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免费筛查服务机构覆盖全省所有市县,设立省级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遗传病诊断中心、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机构、儿童苯丙酮尿症定点救治机构。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面可及,全省产前筛查率达98.89%,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95.49%,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9.35%,累计受益孕产妇新生儿700余万人次,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了残疾发生风险,极大减轻了家庭社会养育负担。
聚焦严重多发、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重点病种,陕西省卫健委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产前筛查和新生儿服务筛查制度。此外,陕西省卫健委联合省民政厅、医保局、残联等部门,将出生缺陷防治政策与民政救助、医保报销、康复救助政策有机衔接,累计救助各类出生缺陷患儿3917人,发放救助金4052.91万元。
陕西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及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积极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高质量妇幼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