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溪永球医院院长
全国和浙江省民营医院管理协会委员
全国非公医疗协会理事
中国专家百科理事长
中国民旗医药协会民问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会员
兰溪永球医院创始人
兰溪名医

主编《现代肛肠外科学》等专著6部;取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壹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赴5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协作,对某些有争议的学术论题有独特的见解;总结发明多种独特疗法,特别是高温消融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中、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治疗。

从医58年,擅长皮肤、肿瘤、肛肠等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特别是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血管瘤的治疗。每年接诊兰溪及全国各地患者数万人,手术数千例次。在兰溪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声誉和良好口碑。

由他主导的“适温消融技术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于2021年11月19日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策略研究》总课题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基金管理办公室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


“适温消融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于2025年4月19日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策略研究》总课题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基金管理办公室颁发的科研成果一等奖。
2025 年 10 月 26 日,“第三期永球适温消融技术培训班暨‘中西医特色技术’学术交流与研讨会” 在永球医院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全国医学界的 230 位专业人士 —— 包括著名专家、教授及数十位医院院长齐聚一堂,通过学术报告、临床病例展示、治愈患者现身说法等环节,直观感受这项技术的突破性。现场展示的鳞癌、黑色素癌、基底细胞癌、乳腺癌、血管瘤等治愈案例,让与会专家大开眼界、深感震撼。也正是这场学术活动,引发了我们对该技术临床价值与思维内核的深入探究,期望通过梳理与分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启迪。

超高温适温消融术治疗难治性体表肿瘤:附4 例病例报告
引言:
热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后的第五大肿瘤治疗手段[1]。体表肿瘤是常见的疾病,其公认的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1-2],但是部分病例因高龄、合并基础疾病、肿瘤位置特殊或晚期及经济条件受限等,被大型医院评估为 “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极高”,患者面临致残、毁容或无有效治疗的困境。超高温适温消融术是本院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原创的物理外治技术。本文通过 4 例典型病例的系统分析,探讨超高温适温消融术的原理及在难治性体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类似病例提供治疗参考。本疗法的治疗温度范围(40℃-500℃)远超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等其他热疗,而且针对不同疾病的不同组织,会适时调整温度,顾命名为超高温适温消融术(UHT-TCA)。它突破了传统热疗‘辅助治疗’的定位,是热疗技术的创新延伸。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选取 2021 年 5 月-2025 年 9 月在本院接受超高温适温消融术的 4 例难治性体表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确诊的体表恶性肿瘤;②外院评估为无法手术(如需致残/毁容手术)或经济条件受限无法承担传统手术费用;③自愿接受超高温适温消融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具体资料如下(年龄均为手术时年龄):
病例 1:女性,63 岁,右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病程 2 年,高血压病史,外院建议截肢术(预估费用 2-5 万元),患者因经济负担及拒绝致残方案来就诊。
病例 2:女性,69 岁,左乳腺浸润性腺癌,病程 1.5 年,左乳大面积溃疡,外院评估治疗费用 3-6 万元,患者无法承受。
病例 3:女性,89 岁,下口唇基底细胞癌,下唇肿物 3 年,菜花状隆起伴溃烂出血,曾在外院手术植皮后复发。外院评估手术联合整形修复预估费用 2-4 万元,患者经济困难,无法承受。
病例 4:女性,56 岁,右眼眼眶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病程 1 年,肿瘤直径3.0cm×3.0cm,血供丰富,外院建议挖除眼球联合义眼植入,预估费用 5-10 万元,患者家属因经济及功能保留需求拒绝。以上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自愿接受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性疾病等禁忌证。
2.2 治疗设备与方法2.2.1 设备构成 超高温适温消融术的实施依赖于一套专用的超高温适温消融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源主机(温度调节范围 40℃-500℃,误差≤±3℃)、导热线及消融器。消融器含操作手柄、连接杆及末端可更换消融头。消融头为直接消融肿瘤组织的部件,配备多种形态(如尖细、细弯、椭圆、马蹄形等),可根据肿瘤的解剖位置、形态及浸润深度进行针对性选择与更换,确保与不同的病灶组织紧密贴合,提升消融精准度。
2.2.2 核心原理 超高温适温消融术的技术原理基于生物热学的研究,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热动力学差异为该技术提供科学支撑。多数肿瘤组织含水量高、结构松散,质地脆,丧失了对基质硬度的感知能力[4],热敏感性强,易被超高温气化及炭化而快速清除。正常组织胶原纤维丰富、质地实,热导率高。由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在结构、水含量及血供上的差异,其对热的传导与耐受性不同,加之术中对消融边界的精确控制,使得在彻底摧毁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全周边正常组织结构成为可能。此过程与经典烧伤病理学及常规热消融技术(通常<150℃)的原理一脉相承,但本技术通过更高温度实现肿瘤组织快速清除,疗效更直接。对神经纤维瘤等质地较硬的体表肿瘤,则先行局部肿瘤切除后再对周边切缘进行消融、止血。
2.2.3 手术与护理流程 1.麻醉:根据病情选择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2.消融操作:术前定位肿瘤边界,启动主机后,设定温度 490℃-500℃,热能通过手持消融器内部的导热芯,传递至消融头,消融头从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开始消融肿瘤组织,沿病灶边缘逐步向中心消融;同步吸出气化组织并刮除残余炭化组织;待肿瘤组织基本消融完全后,接近底部及周围正常组织时,温度降低至 100℃-200℃,清理残余组织及止血。3.创面处理:由于高温止血充分,无需额外结扎或电凝,术后创面自然暴露;4.术后护理:每日温开水冲洗创面 1-2 次,保持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评估。
2.3 评价指标
1.疗效指标:术后有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功能保全情况、外观改善效果及复发情况。
2.安全性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3.经济性指标:记录单次治疗总费用,与外院传统手术费用对比;
4.随访:记录术后随访周期,评估长期疗效。
3 结果
3.1 手术基本情况、病程与经济性 4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8ml,术后 3-5 天出院。病程 1-3 年,随访 3-24 个月(平均11 个月),其中病例 1 随访 24 个月,病例 2 随访 13 个月,病例 3 随访 12 个月,病例4 随访3 个月无肿瘤复发。治疗总费用 4640.88-8727.28 元(平均 6955.36 元,人民币,下同)。
3.2 典型病例疗效 上述 4 例经超高温适温消融术后治疗效果如下。病例 1:右足跟恶性黑色素瘤术前右足跟 3.5cm×3.0cm 黑色破溃创面,疼痛明显,行走受限。2021 年5 月15 日,硬膜外麻醉后行超高温适温消融术,住院 4 天,术后 3 个月创面愈合,随访2 年,足跟形态正常(图 1),治疗总费用 4640.88 元。

病例 2:左乳腺浸润性腺癌左乳 8.5cm×6.5cm 溃疡型肿物,渗液伴恶臭。2024 年 5 月 21 日全麻后行超高温适温消融术,住院 8 天,治疗总费用 8727.28 元,术后 13 个月创面完全愈合(图2)。

病例 3:下口唇基底细胞癌下唇肿物呈菜花状隆起,高龄。2023 年 9 月 24 日全麻后行超高温适温消融术,住院4天,术后 3 个月结痂脱落,6 个月后口唇形态基本恢复,无畸形(图 3)。治疗总费用6184.86元。

病例 4:右眼眶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右眼眶肿物逐渐增大伴流泪。2025 年 7 月 20 日全麻后行超高温适温消融术,住院10天,术后 28 天创面愈合,眼睑功能恢复,2 个月后基本康复,视力保留(图4)。治疗总费用 8267.8元。

3.3 安全性与随访结果 4 例患者术后无明显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仅1 例出现创面轻度红肿,经加强护理后 3 天缓解。肿瘤清除率 100%,功能保全良好,一直随访至今年10 月,无复发,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 100%。
4 讨论
4.1 技术核心优势 超高温适温消融术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多维度协同作用:
1.精准高效的超高温消融:利用 490℃-500℃的超高温能量,使肿瘤组织瞬间气化、炭化,实现病灶的彻底清除。其独特的动态适温调控能力允许在处理肿瘤核心、边缘及正常组织时采用差异化温度策略(如近 500℃用于核心消融,100℃-200℃用于边缘保护),在追求根治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保全功能与外观。
2.止血防转移效果显著:超高温能瞬时封闭血管及淋巴管,既保障了术野清晰,也在理论上切断了肿瘤经局部脉管转移的途径[5]。
3.功能外观保全佳:针对面部、眼、鼻、头皮、四肢等功能与外观敏感部位,该技术的精准操作能有效避免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的致残或毁形。
4.经济性与普惠性突出:设备无需复杂耗材,单次治疗成本显著低于传统手术,为经济条件受限的患者提供了可及的高效治疗选择。
5.护理简便:创面形成的无菌焦痂可作为天然保护层,术后护理仅需温开水冲洗,简化了流程,降低了医疗成本。本研究 4 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结合本院既往大量临床实践,该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其潜在的防转移机制及长期疗效有待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4.2 难治性病例应用价值 本研究 4 例患者均为外院难治病例,病程1-3 年,面临致残、高费用等治疗困境。超高温适温消融术既实现了肿瘤的彻底清除,又保全了重要器官功能,同时大幅降低费用,解决了"看病贵、难治病例无药可医"的临床痛点。
5.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本院开展超高温适温消融术治疗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已二十余年,累计应用于各类体表肿瘤治疗近千例,核心目标始终聚焦于探索高效、经济的治疗新路径,以解除普通百姓尤其是难治性体表肿瘤患者的疾苦。但受限于医院规模及科研能力,过往对科研数据规范化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部分早期病例的临床资料(如详细病程分期、术后短期随访记录)完整性有待补充;另一方面,当前研究缺乏长期(如 5 年及以上)大样本随访数据,难以充分验证技术的长期疗效稳定性及远期复发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技术临床价值的全面论证。
随着超高温适温消融术的疗效逐步显现,该技术已获得患者广泛认可及媒体关注,为进一步推动技术的临床转化与推广,未来将从三方面开展工作:其一,加强病例档案规范化管理,扩大样本量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系统分析技术在不同类型、不同分期体表肿瘤中的疗效差异,明确长期疗效及复发规律;其二,结合临床实践优化设备参数(如针对不同部位肿瘤的精准控温区间)与标准化操作流程,形成可推广的技术规范,降低操作差异对疗效的影响;其三,通过多中心合作、基层医院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该高效、安全、经济的技术向更广泛区域普及,最终惠及更多面临致残/毁容风险、经济条件受限的难治性体表肿瘤患者,为解决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的临床痛点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论
永球适温消融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 “基层医生扎根实践、以创新思维突破行业难题” 的奋斗史。从 “宁式小球” 到成熟的适温消融技术,从良性疾病到恶性肿瘤治疗,它不仅验证了 “实践出真知” 的科学真理,更诠释了 “以患者为中心” 的医疗初心。
对于临床医务工作者而言,这项技术的启示在于:医学创新不必依赖高精尖设备,关键在于立足临床需求、突破思维定式;基层医疗并非 “技术洼地”,而是孕育实用创新技术的 “沃土”。未来,随着适温消融技术的广泛推广,必将有更多晚期肿瘤患者摆脱 “被放弃” 的命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边看电视一边还在用手机收发信息,邮件,甚至玩游戏,你可能认为这样做很
睡眠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老年人都被睡眠不足的问题所
大麦茶在东亚地区非常流行,在日本料日常喝大麦茶,用以清除吃生鱼片后口中的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代谢器官。肝好不好,跟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肝
没药(mo yao),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没药则来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说,如果要想预防抑郁,
紫外线是一把双刃剑。对人体来说,每天在阳光下晒一晒,可以促进皮肤中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