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枣庄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副院长、枣庄市医学会副会长赵小兵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枣庄市医学会围绕“三个聚焦”,持续创新健康科普工作模式,交出科普惠民“成绩单”。
聚焦百姓关切 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普矩阵
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连续四年举办“儿童生长发育千人大巡讲”,走进学校(幼儿园)326所,发放《身高管理家长手册》9.8万册,累计线下受益儿童5.6万人次;抖音号“枣庄儿童健康”粉丝量突破21万,短视频总播放量3.2亿次。
致力职业人群健康。依托市立医院、枣矿集团总医院建立“戒烟门诊联盟”,累计服务戒烟者1.4万人,随访一年戒烟成功率3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注重老年慢病管理。依托“老年科技大学”开设心脑血管、糖尿病、认知障碍等课程82期,线下学员1.1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221万人次,成为山东省老年教育优秀品牌。
聚焦能力提升 构建“医媒融合”传播新范式
构建专家资源库。遴选副高以上专家468名,建立“枣庄市健康科普专家库”。
打造新媒体矩阵。开通“枣庄医学会”官方抖音号、视频号、头条号,形成“1+3+16”传播矩阵 1个总会官方号、3个学科旗舰号、16个区(市)医院子号 ,总粉丝量突破150万,年均推送科普作品1200余条。
保持内容精品化。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普中心合作,制作《3分钟说健康》系列动画200集,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新时代健康科普优秀作品”。
聚焦基层短板 创新“学会+”下沉模式
创新“学会+政府”模式。与市卫健委联合实施“健康枣庄——基层能力提升工程”,累计下沉巡讲、义诊、手术带教等1192场次,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
创新“学会+企业”模式。与枣矿集团、联泓新材料等大型企业签订职业健康服务协议,开展职业健康科普进矿区、进厂区活动56场,惠及职工5.9万人。
创新“学会+社会组织”模式。与市妇联、团市委共建“儿童健康家园”37个,累计培训乡村医生、校医、志愿者3800人次。
2025年枣庄市全国科普月期间,枣庄市医学会制定“1+3+16”行动方案,系统谋划、全域联动,推动健康科普深入人心。
锚定一个总体目标
以“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为主题,围绕“一老一小”和职业人群,实现线上线下覆盖群众100万人次,满意度90%以上。
实施三大重点板块
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行动。聚焦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通过义诊评估、校园讲座、基层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儿童健康素养,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开展职业人群健康守护行动。围绕戒烟服务和男性健康等重点领域,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开展科普互动,增强职业人群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针对老年常见病、慢病管理与应急救护等内容,开展系列课程和实操培训,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和照护能力。
推出十六项特色活动
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妇幼、中医五大领域,策划“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卒中黄金4小时”“宝贝药知道”“世界脊柱日健康义诊”等16项线上线下融合活动,实现“天天有话题、周周有直播、场场有互动”,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众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