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刘颖医生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医生曾经听到的问题,那就是“你不害怕吗?精神病会打人的,他们打了人还不犯法。你竟然还上夜班,晚上来个精神病人怎么办?你怎么保护自己?你从事精神科工作,你看看我有没有问题?”等等。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开始,她也无法一一回答,直到工作多年后,她找到了答案。
刘颖医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同大多数医生一样关心自己会不会被打骂,后来在工作中发现,基本上精神科同事们都有过被患者用言语或肢体攻击的经历。一天她在毫无反应的情况下,被一名受精神症状控制的患者连扇了耳光,在心中产生了那种从来没有过的委屈感,她擦拭掉夺眶而出的泪水,捂着火辣辣肿痛的脸颊,平静的说:“我能够理解患者的行为,他自己知道伤人是不对的,只是因为生病了而控制不住自己。患者因为害怕、恐惧自己被别人伤害,所以才选择了冲动和所谓的自保行为。”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刘大夫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的决心,工作兢兢业业,钻研知识,锐意进取。她用自己掌握的医疗技术和爱心为患者祛除了精神顽疾,为家属减轻了心理上的痛苦,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奉献精神。
精神科患者常常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分不清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想象的。即便如此,刘颖医生深深的知道患者也渴望被理解、支持和关爱。因此在查房时非常的仔细深入,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她用发自心底的爱与他们交流沟通,为患者耐心答疑解惑,细心的分析病情和做出合理的治疗计划,她对病人的热心服务,赢得了家属对其的信任和尊重。在新年之前快下班了,刘大夫接到家属的电话。电话中传来家属急切的声音,原来是刘大夫过去诊治的一个患者又发病打人毁物,家属表示一小时内将病人送到医院,请求刘大夫继续接诊这个病人,刘大夫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家属不断的打来电话表达歉意,刘大夫也是不停的安慰家属,让他不要着急。直到晚上十点,家属才将病人送到。刘大夫娴熟的进行接诊,婉拒了家属留下的2000元红包,书写完病例后已经将近零点。
精神问题常与个体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紧密相关。成为合格的精神科医生,既需要扎实的精神科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也需要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在门诊常接触到有负性情绪、自伤自杀倾向和行为的患者,为了让患者能够早日回归社会,解除心理上的痛苦,刘大夫都会仔细的倾听对每一位患者的诉求,从他们的言语、情绪里面找出问题所在,运用专业知识耐心的回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疑问,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病情,并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在刘大夫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彷徨、绝望当中找回了生活的勇气,摆脱了精神症状的枷锁,恢复了社会功能,享受了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
在社区和学校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也是刘大夫日常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尽管对讲课的内容已经十分熟悉,但她每次都会针对社区人群的特点认真的备课,思考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传播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小区居民科学的认识精神健康问题和减少偏见。正是她的执着和付出,为促进社区居民对精神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七年的工作经历,让刘大夫深深的懂得:精神科医生的价值在于用专业能力缓解患者的痛苦,在于用共情能力重建患者的希望,在于用人文关怀守护人性的尊严,在于用爱心提升家庭的温暖。从事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性,她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