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甫德表示:“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规律作息,改善生物节律,保持良好情绪,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易发的心理疾病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进食障碍等。”据杨甫德介绍,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认知和情感调节能力有限,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更为复杂。而且,他们对环境的依赖性更强,家庭、学校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
“此外,心理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物节律紊乱有关。”杨甫德说,昼夜节律系统主要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激素水平的平衡及大脑的神经活动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例如,褪黑素的分泌与“睡眠—觉醒”周期密切相关,分泌紊乱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情绪。对儿童青少年而言,长期生物钟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大脑发育异常、情绪调节能力受损,进而增加成年后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改善生物节律有助于康复。以抑郁症的治疗为例,心理治疗适合不同程度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通过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最终缓解抑郁症状,减少功能损害。抗抑郁药物同样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应把握指征、规范使用、加强监测。”杨甫德说,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既能调节情绪又能改善生物节律的抗抑郁药物,做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正值暑假,学生日常作息发生变化,晚睡晚起较为常见。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学习、社交及秋季学期开学后的情绪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杨甫德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睡眠状况,制定合理生活计划,鼓励孩子白天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入睡前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学校可以在学生返校初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及多样文体活动,做好过渡与缓冲,引导学生及时疏解负面情绪。
在杨甫德看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特点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大、中、小学校应该按照师生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提高教师、家长预防和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异常的能力;精神专科医疗卫生机构和综合医院应该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定期开展专业医师培训,实现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诊早治;重视突发事件中受影响人群的应激心理援助,降低应激障碍,多措并举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